回首頁
目錄

道德經的神創論
老子哲學的先設
“常有(欲)”與“常無(欲)”
“同出異名”
相對與絕對
五千言反思
五千言反思(二)
五千言反思(三)
五千言話“原罪”
五千言話“原罪”(二)

“虛其心”
弱其志”
“樸”
“不敢為”
“無知無欲”
罪的內、外因素
道用、道術

 

道德經的神創論

神創論相信世界秩序來源於一個至高無上的智慧﹔非神創論或無神論則認為這個前提多餘﹐而推翻該前提的最好辦法,乃是成功地以初級的存在推演出高級的存在﹐使超人智慧的存在成為不合理。

比如﹐設想無機物在不受外力干預的情況下﹐靠著几率的偶然性演化成有機物﹔有機物又依偶然途徑演化出生命的最初形式﹐而後進化成生命存在的最高形式﹐也就是人。

人的精神被說成是高級生命自身機能活動﹐所以﹐上帝亦不過是人類精神活動的產物﹐意即﹐神是人造的。

照這一思路看老子,得出的結論是:老子持神創論。

理由

A)道德經裡有超人智慧的先設。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不是一個依著偶然,從純粹虛無演化出萬有的過程;而是一個有智慧的,從無到有的創造過程。

B)萬物同源﹐即所有造物都出於同一造物主,造物與造物主有別,包括秩序上或位格上的區別﹔自然法則並非有自永有的存在,而是源於上帝;萬物從自然法則中演化出來:與猶太-基督教上帝直接創人之說有所不同。

C)道德經裡的所有話題﹐都在有限的人與至高無上的關系中展開。至高無上因為是至高無上才有了命名的困難﹐所以衹能強字曰“道”﹐或以“常道”形容之﹕不能被界定卻可以被描述。大體話題有﹕a)道的德性﹐b)人的德性﹐c)a)與b)在相互關系中所展現的問題。

回目錄
 

老子哲學的先設

《老子》1﹐                    

道德經的某些版本﹐對本章加如是標點符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异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裡﹐“常無”與“常有”是什麼概念﹐未見得能從五千言中理出相關頭緒。此外﹐“欲以”之表述在道德經裡也沒見過。“欲”字似乎多餘。

我選用的版本乃是這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异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常道”=獨立於人的思維的存在。這是老子的先設。

因為我們談問題無法擺脫自已的思維﹐所以老子說﹐能被人用語言表述的“道”,就不是“獨立於人的思維的存在”。

老子所點出的,乃是認識論的某種“二律背反”﹕一方面承認“常道”是獨立於人的主體的某種存在;另一方面又承認,這種說法本身未能擺脫思維的主體性質。到底“常道”是人造的還是自有永有的﹖顯然老子的假設是自有永有,故曰“常道”。

關鍵的問題是,人與道之間究竟是什麼關系。比如認知上的關系:以人之有限如何認識道的無限﹖

老子提出了“常有欲”(或“常有”)與“常無欲”(或“常無”)兩個概念。這是在不同心態或不同精神主宰下的兩種認識方法。

在肉欲主宰下,以有限的感官功能追逐時空中的聲色,乃屬於形而下的或實用性的認識方法,所觀察到的是道的“徼”;而在純粹精神主宰下,以人類精神的相對超越性去考察同樣的事物,所觀察到的則是道的“妙”。

“觀妙”在五千言中的內涵是,用內省方法去認識“獨立於人的思維的存在”。內省如何能夠“獨立於思維”﹐老子有清楚的交待﹕思維通常朝外看﹐而內省則是個朝內自我觀照(現代心理學對此過程有清楚的描述)。

至於內省何以更接近於道﹐老子還需要另一個先設﹕即,人心深處存在著某種可以感知“常道”的法則,一種可以通過超驗途徑認識至高無上的先驗存在。

可見老子哲學至少有兩個先設:

1,道獨立於人。
2,人心深處存在著感應“道”的某種機制。

問題:哲學系統多於一個先設便不成“圓”。換言之﹐老子無法用一個系統先設自圓其說。對此,老子的解釋是,“大圓若缺”:因為真理無法全面把捉﹐所以真實的陳述總有缺陷﹔反過來﹐能自圓其說的學說﹐才是真正的謊言,因為人們可以閉著眼睛創造無數個能夠自圓其說的學說。

人類的陷阱之一是﹐靠著自已的小聰明便能自圓其謊。

回目錄

“常有(欲)”與“常無(欲)”

老子將人心在認識中的作用,分為“常有(欲)”與“常無(欲)”兩種表達方式。以“常有(欲)”心態,看到的是“徼”﹔而以“常無(欲)”心態觀照事物﹐看到的則是“常有(欲)”看不到的某種“妙”。

不妨用一個公式說明問題:

Y=[K]X

式中,Y=某種認知狀態,X=獨立於認知主體的存在。K是心態參數。

X可以是自然法﹐也可是超乎自然法、能夠主宰自然法的存在﹐或造物主。總之﹐X不受界定,是個完全開放的概念﹔它的表述可以從道德經中尋找。

K是心態參數﹐它本身也是個變量﹐照“心法”規矩可以演變出K0﹐K1﹐K2﹐K3等等。

在“常無(欲)”狀態下,K=K0。
在“常有(欲)”狀態下,K=K1﹐K2﹐K3等等。

一個重要理念:

“有欲”展現出來的認知種類﹐可以多得不可勝數。
“無欲”即無﹐一如無光是黑。K0表明,黑就是黑,不可能是各種顏色的黑。

從這函數關系中可以看出﹐Y並不是“原形原本”的X﹐而是在X與K的交織過程中畫出的一條曲線。因K的不同而導出的Y﹐便是“徼”的多樣性。

因此“徼”與“妙”的區別在於﹐“妙”由相對不變的K0導出﹐它的特點是“一”而不是“多”。

注:真知衹能是一﹐絕不會是多。

回目錄

“同出異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异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 =
文中“異名”﹐就是指在K0與K1K2K3等不同狀態下﹐由X變化所 導出的Y的函數曲線;“同出”指的是﹐盡管函數曲線不同﹐因為它們是在共同的自變因子X作用下生成﹐所以它們之間有內在統一性可尋﹕X也就是“同謂之玄”了。

這樣﹐如何將K1K2K3與K0狀態進行比較,便是理解老子的關鍵了。

K0直接進駐事物的本體﹔而K1K2K3看到的是事物的現象﹐需要借助推理才能進入事物的本體。

從修身養性的角度看﹐K1K2K3等等乃是為肉欲所支配的心態﹔從認識論角度看﹐K1K2K3乃是涉及五官感知的現象參數﹐這類參數導出的是具實用意義的形而下的認知(徼)﹔而K0則是由清心寡欲所導出的一種形而上的﹐與事物義理及審美相關的某種認知(妙)。

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不器(器物性)”也有同樣的意思。

與“同謂之玄”接頭的條件是﹐人必須用自身的自知力﹐時不時反省參數K的狀態。所謂自知之明是也。

回目錄

相對與絕對

2﹐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
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
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 =

美丑善惡的絕對標準(X)獨立於人的意志(K)﹔“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是透過己經扭曲的人心(K1K3K3等)所見到的“美”﹐是一種照人們自訂的標準所判定出來“美”﹐一種實際上已經扭曲的東西(Y1Y2Y3等﹐而不是Y0)。
--
例舉
時下的模特兒﹐個個瘦得跟火柴梗一樣。這種“骨骼美”實際上體現的是一種面對死亡的絕望心態。
又如纏足。
欣賞纏足與欣賞病梅一樣﹐是從摧殘肉體中獲取快感。纏足習裕暗示女人衹能被占有﹐或限在灶邊桌旁接受奴役,不配使用正常的腳掌以逃脫虐待。
--

“有無”、“難易”、“長短”、“高下”、“前後”、“音聲”都是由K1K2K3導出的現象界的存在(徼)﹔“不言之教”、“無為之事”則是形而上的“妙”﹐
與K0相關的認知。因為“徼”與“妙”具“同謂之玄”﹐所以掌握它們之間的關系﹐關鍵在於理解差別的意義、矛盾的和諧、運動的平衡、疏離的回歸點。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乃是在K0的“常無(欲)”狀態下,人們通過內省所觀察到的至高無上的標準德行,即“道”的德性﹕創造萬物而不占有萬物之絕對無私。

回目錄

五千言反思

“反思”﹐乃是對思想產物及思想過程進行思考,乃是一種為人類所獨有的能力。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人若失去反省能力便不復為人﹐或最多衹能算作具病態人格的人--事實上,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重要特徵之一﹐就是病人因病失去自知力。

同理﹐一個社會若失去反省能力﹐那麼這個社會就該解體﹐或集體毀滅--聖經裡的所多瑪與蛾摩拉﹐就是這樣被天使毀滅的﹔而尼尼微則因尚存一絲反省能力﹐統治者與民眾懂得在神前悔改﹐才躲過那一劫。戰國時期的“國人”如何遭神詛咒﹐從白起坑殺四十萬趙卒便能一斑窺得全豹。從這種歷史背景看五千言﹐或許更能看清五千言之反思對當時社會的重要性以及它對後來中國社會穩定所起的作用;再從後來“道”遭“因果”改頭換面看﹐就不難理解華夏文化何以墮落成不清不楚的“醬缸”﹔以及阿Q是怎麼一回事。

反省=倫理意義上的反思。

回目錄

五千言反思(二)

反思大概可以歸結為引用絕對標準對思維進行追本溯源的“得一”過程。
目的是“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與“本源”有關的章節﹕

4﹐
淵兮,似萬物之宗。
6﹐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21﹐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25﹐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
34﹐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
40﹐
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42﹐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51﹐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52﹐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70﹐
言有宗,事有君。
= = =

上述“道的本源性”僅有“萬物歸根於道”之意﹐而不能被理解為“道變成萬物”。這是老子哲學與泛神論(Pantheism) 的區別所在﹐後者將至高無上視為非格化的﹐僅是自然力、自然法的存在,或某種“物元”的存在。

五千言“一源”思路十分清晰﹐與宇宙受多種並行力量控制的多神論(Polytheism)沾不上邊。

“陰陽”在五千言裡大致上可歸結為存在的差別、運動、主客、有限與無限的矛盾﹐與善惡二神論(Ditheism)風馬牛不相及﹐後者的“善”、“惡”處於分裂狀態。

除“本源性”外﹐“道”也是宇宙世界的立法者、事物存在的維持者、人類歷史發展的干預者﹕“道”在老子眼裡地位至尊。因此﹐老子的神學-哲學立場無疑是持一神論(Monotheism)的立場。

5﹐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注:這裡“道”是受祭拜對象。“道”的地位至尊。

6﹐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注:“谷神”乃謙虛能容的精神,“道”的寬容德性。

21﹐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注:“信”取信實義﹔不虛不謊無欺無詐﹐乃“常”德使萬物之得以生存是也。

33﹐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注:“道”的至尊與謙卑的德性﹐使宇宙世界處於一種秩序井然的狀態。

34﹐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于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注:“不名”與“不為主”乃相對於人的居功欲與主宰欲而言﹐而不是說“道”對造物無主權。人的居功無非是出於利已動機﹐人的主宰也無非出於奴役目的。因萬物本出於道且依道而生存﹐故“道”實無需居功、宰制。

37﹐
道常無名﹐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注:“無名之樸”用於調解、平衡道與人之間的關系。一個社會若人欲橫流、良知泯滅﹐再加上一個不能守“無名之樸”的統治者﹐那麼﹐這個社會便有禍了。

38﹐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注﹕“道”屬神而仁義道德屬於人文﹔“失道而后德”與亞當夏娃失樂園實出於同一邏輯。

48,“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注﹕這是事物發展的必然。從表面上看﹐好象人的作為是在一步步地取代“道”的作為。但若深入考察就不難發現﹐實際上人類歷史是照著“道”所給的軌跡展開。

大體上,人與神的關系,一如陰陽圖上的餘弦曲線。

人類社會根植於“道”的傳統﹐乃陰陽圖餘弦曲線的X軸﹐構成所謂的“正”﹔而相對地偏離“道”則是“奇”﹔遠離“道”=“物壯則老”=>改朝換代=>道的反動=>朝Y軸方向回歸。

人類歷史不乏這類史實。比如﹐越是“文明”的社會越容易遭野蠻人入侵從而斷了傳統、落了個“不道早已”的下場。猶太人几次亡國、被流放﹐也是因為他們偏離了耶和華的路、拜偶像的緣故。

回目錄

五千言話“原罪”

17﹐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
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白話
太古的時候﹐有真懂“道”的人﹔其次是親“道”譽“道”者﹔再次是敬畏“道”的﹔而最下等的則是輕侮“道”的那種人。人群中有對“道”信心不足的﹐有不信的。意味何其深遠呀﹐“道”惜言如金﹗“道”成就了萬物﹐百姓卻說“這是自然而然的事”。

人對抗“道”﹕
18﹐大道廢(叛離)。
24﹐失者同于失。
41﹐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53﹐大道甚夷,而人好徑。
55﹐心使气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相應的有﹕
72﹐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73﹐勇于敢,勇于不敢。此兩者﹐天之所惡。
79﹐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与善人。

大體思路﹕

人的叛“道”=>自訂道德標準=>人與人相互傾軋=>靠暴力維持秩序。

問﹕叛道(性惡)動力從何而來﹖答﹕自由意志的相對獨立性導致自由意志的濫用。

25﹐“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此處“大”強調秩序關系﹐乃意志之順服、臣服﹐如兒子順老子、臣子順君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秩序。

注:“道法自然”之“自然”非今人之“大自然”,而是“自有永有”。

人的矛盾:一方面,自由意志強調對事物的選擇權﹔另一方面﹐意志既涉事物,人就必須照事物的規矩從事選擇活動。換言之﹐自由意志既依著某法則行使自由權﹐它也就注定地要受到該法則的支配。這法則就是“道”的法則﹐它出於“道”的意志、以“常”為特徵、具絕對權威性。

大體上,人類社會的問題可歸結為“道”與人所形成的特有關系﹕一方面﹐自由意志的底線是道的法則;另一方面﹐人格的獨立性又出於道的意志。這就注定了人對道的偏離:因為不偏離就無所謂人格的獨立性,使“道”的意志落空。

以這樣的邏輯看問題﹐人的自由意志在某種範圍內的偏離不僅為“道”所許可﹐而且也合乎“道”的活潑本性﹔但若超出此範圍便要遭受懲罰。這便是“度”的概念。

所以﹐好人壞人都做得﹐衹是不可“好”到被人當作神來崇拜﹔也不可壞到讓自已陷在惡人的網羅裡。

“叛道”的開端是自由意志的濫用﹐而“濫用自由意志”最典型的章節則是53﹕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盜誇。非道也哉。

“唯施是畏”與孔丘“知天命、畏天命”同義﹐乃善為道者之“豫兮若冬涉川”。

先哲慎用自由意志。

回目錄

五千言話“原罪”(二)

《老子》3﹐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 = =

第一章講門道﹐第二章講標準﹐第三章講的是聖人當如何效法至高無上的德性﹐用真智慧治理百姓。

從“尚賢”、“貴難得之貨”的說法可以看出﹐在周朝社會,人心為物所役、人為面子而活的風尚早已存在,且一路傳到今天。

唐以後的科舉制度﹐曾使名落孫山的考生﹐或死在京城裡﹐或隱姓埋名苟且偷生﹔有幸登科的要麼心理變態要麼成了廢人。

至於“難得之貨”﹐據稱唐伯虎一幅畫在他還沒死的時候就可以賣到上千兩銀子﹕不管買家到底愛不愛畫﹐商人瞄準的是“貴難得之貨”的消費心態。

這類消費心態﹐與其說是肉欲的貪﹐不如說是出於心理的惡﹕享受特權﹐體驗高人一等的優越感﹐獵取他人的羨慕眼光、崇拜情懷,目的是讓人聽他使喚、受他奴役。

當今國人如何“尚賢”以及如何“貴難得之貨”﹐衹要與西方國家一比較﹐就不難看出其間文化差別之奧妙﹐不難看出“面子文化”的本質﹐不難理解阿Q心態以及中國何以開放不到二十年便陷入極端的貧富兩極化。

“不尚賢”與“不貴難得之貨”並不意味著徹底消除社會內部的任何競爭機制。這裡﹐老子是為執政者(“聖人”)提供一個治國方向。世俗化的人心既處於K1K2K3等衹能見“徼”、不能見“妙”的“白貓黑貓”的實用主義的“小人喻於利”的狀態﹐那麼,“聖人”的治國就應當用K0心態去選擇反動的方法(反者道之動)﹕小人既喻於利﹐“聖人”則以大義教化之﹔小人衹知道眼前的利益﹐“聖人”則告訴他們如何照顧子孫後代﹔小人衹知道自己利益﹐“聖人”則告訴他們﹐整體(社會)是如何成全個人利益的。

也就是說,“聖人”站在“原點”(K0)立場上與小人(K1K2K3等等)發生關系﹐治國原則是從義與利的矛盾中找平衡點﹐找和諧的出路:“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就是為了達成這種平衡﹐使萬物自賓自化。

“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便是取“原點”立場的意思。

總之﹐“聖人”的作為不是讓小人們牽著鼻子往岐上途走﹐而是反過來﹐引導大眾走康莊大道。這道理一如放風箏﹐小人是風箏﹐“聖人”則是放風箏的人﹕“聖人”當緊緊牽住線頭才能穩住風箏﹐而不是隨風一吹就松開手讓風箏隨風飄蕩。

以“不貴難得之貨”為例﹐商人要做書畫買賣也不妨﹐衹是政府須對這種買賣課稅﹐比如90%的消費稅。課稅的目的不是為了禁止交易﹐而是運用社會的職能﹐“損有餘以補不足”﹕讓富人掏腰包支持社會福利。

西方許多福利國家的行政管理,實際上就採用了“為無為”的治國方法。

因此“民主”的良性發揮﹐既不是政府讓“多數人”的邪惡意志牽著鼻子走﹐更不是讓少數有錢人在那兒指手畫腳﹔而是以K0去協調各色各狀的、常常是互相踐踏的、出自K1K2K3等不道德意念﹐從而暗地配合了終極旨意。

“虛心”、“弱志”、“無知無欲”、“不敢為”等主張﹐照老子對人生的目的與手段的理解﹐並不構成對人性的否定。老子說教的目的,是讓“聖人”教化迷失在岐途上的大眾﹐讓他們了解人的本性之所依﹐從而與“道”達成和諧與諒解﹐免得“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回目錄

“虛其心”

首先“道”的德性是虛的﹕

4﹐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6﹐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32﹐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
41﹐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
4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66﹐江海之以其善下,而為百谷王。

其次﹐虛的德性是可以被人效法的﹕

15﹐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16﹐致虛极﹐守靜篤。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39﹐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42﹐以孤、寡、不足為稱。

再次﹐虛的德性可以作為達成某種目的之手段。

5﹐虛不屈﹐動則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10﹐天門幵闔,必也雌乎﹔明白四達,必也無知乎。
61﹐大國下流,以居下交天下﹔以無事(靜)為之。大國居下以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而取大國。大國兼畜小國入事﹐大國為下則各得其所。
 

回目錄

“弱其志”

此處“志”﹐顯然是指人的邪惡意志﹕

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注: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人們的是非及審美觀念,早已顛倒。
17﹐太古天下﹐“畏道”者因信不足故﹔“侮道”者因不信故。“道”生成萬物畜萬物而不恃不矜百姓卻說這是自然而然的事﹐無絲毫感恩戴德之心。
18﹐因大道被廢,才有仁義一類人文的東西;智慧一出來,就被用於詭詐之目的。
28﹐知其白守其黑。夫何故﹖黑白顛倒久矣。
35﹐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夫何故﹖口味殊。
40﹐反者道之動。何以故﹖是人反而非道反。
41﹐明道若昧。何以故﹖人心昏暗;進道若退。何以故﹖是人搞錯方向。
42﹐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夫故﹖遠離道的緣故。
強梁者不得其死:忤逆故。
45﹐大成若缺。何故﹖人心缺。
46﹐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為何不知足﹖遠離道的緣故。
47﹐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何至於此﹖戶外邪說障人耳目。
48﹐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何理﹖天下皆胡作非為。
53﹐“大道甚夷,而民好徑”﹐以至於﹕“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不為道卻為盜夸。
5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大凡聽到的﹐都得小心,免得被誤導。“元同”也者﹐批判吸收別人的東西﹐而非照搬照套。
57﹐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啥道理﹖執政者大多胡作非為﹐亂動﹐沒幹好事﹐滿腦子的邪欲。
72﹐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73﹐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此兩者皆天之所惡。
74﹐75民不畏死﹐或輕死。畜牲尚畏死何以民不畏死﹖誤入岐途、被作賤故。
76﹐堅強者死之徒。“堅強”何意﹖叛道也 。強梁者不得其死:忤逆故。
78﹐弱之胜強,柔之胜剛。何以然﹖剛強無道。
79﹐天道無親。這“親”乃是無視公義,膠如漆的親。

回目錄

“樸”

32﹐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
33﹐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34﹐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可名于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35﹐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36﹐微明﹐魚不可脫于淵。
37﹐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鎮之以無名之樸,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3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也,謂天無樸清將恐裂﹔地無以樸將恐廢﹔神無以靈樸恐歇﹔谷無以盈將樸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
47﹐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48﹐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49﹐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道用、道術

2﹐失標準。
5﹐守中。
7﹐不自生而長生﹐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8﹐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不爭。
9﹐功遂身退,天之道。不盈。
10﹐抱一致柔、無為四達。虛懷若谷、不以智治國﹔生之畜之﹔不有不恃不宰。
12﹐為腹不為目。
14﹐形而上﹐執古之道御今之有,是謂道紀。
16﹐致虛守靜。
17﹐信。
19﹐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見素抱朴,少思寡欲。
20﹐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累累兮若無所歸。若遺而非有餘。貴食母。
21﹐不失其所﹐死而不亡。
22﹐少得,多惑。抱一。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
不爭,故天下莫能与之爭。
23,希言。同于道、同于德。
注: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同于德者德亦樂得之
24﹐不企不跨﹔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
30﹐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
33﹐自知。
34﹐不辭不有。終不自為大成其大。
37﹐不欲以靜。
38﹐處厚不居薄﹔處實不居華。
39﹐得一。
40﹐弱者道之用。反動。
43﹐以至柔馳騁至堅﹐以無有入無間。
49﹐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歙歙為﹐渾孩天下。
51﹐不有、不恃、不長、不宰。注:民主精義。
53﹐守母、柔﹐見小。
55﹐修德於身,以國觀國。
56﹐不可得而親、得而疏、得而利、得而害、得而貴、得而賤。
57﹐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
58﹐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注:審美之極高境界。
59﹐嗇。注:經濟也。
61﹐以卑微取天下。
67﹐慈、勇、儉廣、不敢為天下先。
72﹐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76﹐柔弱而生。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78﹐以弱胜強,以柔克剛。

回目錄

罪的內外因素

事物的發展,是個“樸散為器”、從“未央”“未兆”“未孩”到成熟的過程。所謂“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也。

一粒種子如何能長成一棵大樹﹐古人雖不知DNA是啥﹐反能根據身邊的事實斷定最高智慧的存在﹔今人面對著“DNA天書”﹐卻硬說這本書的作者“無知無識”﹐而將一切智慧的來源歸於“原子在墜落的過程中因傾斜而發生的碰撞”。換言之﹐一只貓在鍵盤上亂踩一通也能踩出一篇內涵具高度智能的文章﹐衹要踩的時間夠長。否定造物主或最高智慧的先設﹐曾被說成是出於“科學不需要先設”的緣故。但事實表明﹐“無先設的思維”與科學根本不相干﹔而極力否認造物主﹐恰恰證明了這正是出於人的“罪”。

猶太源教的“罪”(SIN)指的是人對上帝的背叛。“SIN”這個詞本身就有“偏離正途”的意思﹔耶穌稱自已為“道路”﹐便是讓人借著他回到父神那兒去﹐與老子的返樸歸真的思想具異曲同工之妙。老子的“食母”也有類似於基督教聖餐的意義。

因此,“SIN” 也可以理解為“忘本”。沒有一個忘本的人是義人。

相關經文:

3﹐尚賢=>爭﹔貴難得之貨=>盜﹔見可欲=>民心亂。“智者”的小聰明=>難治﹐增加治理成本。
9﹐富貴驕橫自取其咎。
12﹐五色五音令人聾盲﹔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13﹐寵辱皆驚、隻身而已。故﹐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20﹐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愚人心﹐貴食母。
23﹐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動則愈出。其咎也﹐乃因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33﹐失其所。異端邪說敗壞人性。
44﹐名利熏心。甚愛大費、多藏厚亡。不知足、不知止。
53﹐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盜夸。非道也哉!
71,不知知,病也。
73﹐濫用勇氣﹕勇于敢、勇于不敢。
76﹐堅強者死。兵強則滅,木強則折。

回目錄

18﹐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注:“廢”乃人對道之偏離而非道可以被廢。

41﹐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何故﹖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48﹐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道之於人﹐猶父之於子。子年幼時﹐父多有作為也﹐及至兒子成家立業﹐父不再事
事管著兒子。人類也有同樣的成熟過程。這種父子或母子關系可見於五千言多處,比如52: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沒身不殆。

5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基督教神學﹕上帝不僅是造物主﹐而且是造物的維護者。

53﹐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

上帝之可畏﹕既能毀滅人的肉體、又能毀滅人的靈魂。
何以“好徑”﹖倚靠小聰明。

59﹐治人事天,莫若嗇。夫為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62﹐
道者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求則得,有罪則免﹐故為天下貴。

73﹐
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天之道不爭而善胜,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禪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77﹐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注:“公平”觀念來自於上帝,根植於人性中。故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
“人權”亦無非“公平”二字。天賦人權指人的特徵:比如思想自由、宗教自由、言論自由等等都是合乎人的本性、為人心所固有的東西。所以人權不可剝奪﹐而強行剝奪祗會造成惡果。失去的﹐當找回;遺忘的﹐要記起:人要活得有人樣﹐才是名正言順的人。

79﹐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与善人。

81﹐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回目錄

6﹐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16﹐致虛极,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复。夫物蕓蕓,各复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34﹐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可名于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回目錄
 

“無知無欲”

10﹐明白四達﹐不靠小聰明。
13﹐寵辱若驚。心為物役﹐為人役﹐為面子役。
15﹐單純﹐樸實﹐寬廣。
19﹐圣、智、巧利、學﹐因偏離道﹐所以誤人。
20﹐“絕學無憂。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惡,相去若何?”
因為判斷事物的標準顛倒﹐所以寧可“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常懷“愚人之心”。
40﹐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一個從無到有的創造過程。
46﹐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知足之足乃常足。
47﹐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57﹐我無欲,而民自樸。
65﹐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81﹐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回目錄

“不敢為”

不爭、不妄為﹐非無所作為。

8﹐居善地,心善淵,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不爭故無尤。
10﹐愛國治民,能無為乎?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15﹐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
16﹐不知常,妄作凶。
37,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守之則萬物自化。化而欲作,鎮之以無名之樸。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48﹐以無事取天下,有事不足以取。
63﹐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難事作于易,大事作于細。不為大方能成其大。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66﹐欲上則言下﹐欲先則后之。是以處上不重,處前不害。天下樂推而不厭。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与之爭。
68﹐善士不武、善戰不怒、善胜不与、善馭為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极。
69﹐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
73﹐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天之道不爭善胜、不言善應、不召自來、禪然善謀、疏而不失。
74﹐司殺者殺。代司殺者殺,是謂代木匠操大斧,希有不傷其手。

回目錄

五千言反思(三)

71﹐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白話﹕
知道自己的無知﹐乃出於上智﹔以無知充有知﹐實出於病態。
聖人知道人有此病因而厭惡此病﹐所以他才能有健全的思維。

與此論類似的尚有﹕

5﹐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23﹐希言自然。
33﹐自知者明。
5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70﹐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81﹐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人從呀呀學語開始就一直在說錯話﹔能爽爽快快承認自已說錯話的﹐也衹有小孩。成人則不然﹕要麼不敢開口說話﹐要麼以為自己金口一開便句句是真理。

“面子”是偶像文化產物之一。在人為人樹埤立傳的人文環境裡﹐認錯意味著自我貶謫;失面子意味著失寵或失去偶像地位﹐乃是一種衹比死好一點的處境。

請考察你在獨處時的表情與動作﹐再想想你自已都在想什麼﹐問問自已為什麼會這麼想﹔然後再回顧一下自己在與別人交往時,都說了些什麼、為什麼要那麼說。你將發現,自己的人格實際上已經處於分裂狀態,因為你活在一個被面子與謊言主宰的社會裡。這是現象一。

現象二:遭社會輿論否定的人大多無辜。

現象三:深交的朋友中十有八、九是“好人”,可是當這十個人聚在一起的時候﹐卻祗剩一個免強算得上“好人”。

你還會進一步發現﹐愈多的人聚在一塊問題愈大,聚集的時間愈長積怨愈深。

這些現象背後隱藏著的問題﹐二千五百年前老子就己經看得很清楚。所以他主張小國寡民,因為國人缺乏合的德性﹐免強統一就意味著強權、暴力、奴役。

被恥感/面子/偶像崇拜文化所主宰的社會﹐都存這樣的問題。

回目錄

回首頁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