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目錄
 

基督教
穆斯林
蒙古人的使命
五百年的循環

基督教

歷史的軌跡(一)

零﹐
公元70年﹐羅馬軍隊攻破耶路撒冷﹔猶太國滅﹐基督徒從猶太教團體中分出。這段歷史成就了耶穌的預言。馬可13﹕1-2。

一﹐
福音西傳=>A)基督教與古希臘..羅馬文明結緣。B)為文藝復興伏筆。

使徒保羅曾往亞細亞傳福音﹐後來"在夜間有異象與保羅。有一個馬其頓人站著求他說﹐請你過到馬其頓來幫助我們。保羅既看見這異象﹐我們就往馬其頓去﹐以為神召選我們傳福音給那裡的人聽"。使徒行傳16﹕6-10。

聖靈阻止福音東傳﹐意思是要先往西而後再往東。

二﹐
保羅被囚﹐在羅馬監獄裡思考基督教神學問題﹔彼得為羅馬教會奠基。

三﹐
康斯坦丁(Constantine the Great)靠神助在戰場上獲勝﹔基督教因此統一。康斯坦丁死於公元337。

四﹐
Theeodosius the Great死(公元395)後 羅馬帝國分成東西﹕
西﹕羅馬帝國﹔東﹕拜占庭(Byzantine)帝國﹐康斯坦丁堡為其主要城市。
此格局影響到本世紀兩次大戰..戰後東西冷戰﹐及時下巴爾幹局勢。

五﹐
476年羅馬帝國壽終﹐入侵羅馬帝國的德意志野蠻部落接受了基督教信仰。St.Augustine稱羅馬的滅亡為上帝計划中不可缺少的環節之一。St.Augustine成功勸說了英格蘭境內Kent王國國王皈依基督教﹐使之成為盎格魯-剎格森民族的第一位基督徒。這是盎格魯-剎格森民族興旺的由來。

六﹐
同時期St.Patrick 到愛爾蘭傳教﹐由他帶出的僧侶隨後在蘇格蘭..北英格蘭..法蘭克王國等處建立教會。公元6..7世紀基督教傳到意大利。羅馬帝國傾覆後﹐基督教融合了歐洲各族..各小國的人民﹐包括外來的野蠻人。

七﹐
500-900年大量斯拉夫部落從西部俄國(Pripet Marshes 乃斯拉夫部落發源地)遷入歐洲後皈依基督教。這些部落即現在的塞人(Serbs).. Croats.. Slovenes 和Bulgars。

八﹐
1054年康斯坦丁堡教會脫離羅馬自成東正教(Eastern Orthodox Church)後塞族加盟東正教﹐Croats 和Slovenes則留在羅馬教會(天主教)內。此後東正教成了拜占庭帝國的國教﹐且向俄國發展。而天主教依然是無國界的宗教。天主教與東正教從此斷絕相互往來(Mutual Excommunication)。

九﹐
基督教世界原有五個聖地﹕羅馬(Rome).. 康斯坦丁堡(Constantinople)..亞歷山大( Alexandria)耶路撒冷(Jerusalem)和 Antioch。公元610年伊斯蘭與起﹐Alexandria..Jerusalem和 Antioch及大片基督教屬地先後被穆斯林占領。第一次十字軍遠征(the First Crusade: 1095-1101)於1097年從穆斯林手上奪回耶路撒冷。

十﹐
1202-04年第四次十字軍遠征﹐十字軍攻下康斯坦丁堡﹔1261年又被東正教奪回。羅馬天主教與東正教的分裂創口從此到了不可愈合的地步﹐直到1964年﹐Pope Paul與 Patriach Athenagoras才有了接觸。

十一﹐
文藝復興(Renaissance )時期的宗教改革(Reformation)衍生出兩大派教會﹕
1﹐新教(Protestantism)包括路德教Lutherism與長老會Presbyterianism。
2﹐英國國教(Anglicanism)包括北美的Episcopal 教會。
宗教改革重要人物﹕
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
Huldreich Zwingli (1484-1531)
加爾文Jean Calvin (1509-1564)
亨利八世Henry viii (1491-1547)
改革宗旨﹕回到聖經﹐摒除遺跡(relics)與形像(images)。
清教徒來美國時除手上一本聖經外別無其它。
美國人的創業與傳教的熱情..靈感乃拜賜於宗教改革。

十二﹐
經過四年的透徹準備﹐1963-65世界各地主教共五千人雲集梵蒂岡召開為期兩年的Vantican II 大會﹐這是一次羅馬天主教有史以來最重要的歷史會議。教會統一(Ecumenism)乃會議中心議題之一﹐與Ecumenism相關文件有﹕
DECREE ON ECUMENISM DECREE ON EASTERN CATHOLIC CHURCHES
1964年羅馬教皇Pope Paul VI與東正教主教 Patriach Athenagoras在耶路撒冷相見..擁抱﹐場面極其感人。他們一起用約翰福音17章禱告﹐求主保守門徒合而為一﹐就象父與子合而為一。
一年以後﹐羅馬天主教與康斯坦丁堡東正教雙方同時取消了1054年立下的Mutual
Excommunication﹐恢復了正常往來。共同聲明中有這麼几段話﹕
Regret the offensive words,unfounded reproaches and unworthy actions which on both sides marked or accompanied the unfortunate events of the period...
Regret equally and efface from the memory and the presence of the Church the Sentences of Excommunication that followed them,the momory of which acts to our own day are an obstacle to our drawing together in charity, and consign them to oblivion...
Deplore lastly the unfortunate precedents and later developments which, influenced by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misunderstanding and mutual distrust, led in the end to the actual breaking off of ecclesiastical communion.
教會統一從此漸成氣候。

回目錄

穆斯林

歷史的軌跡(二)

"伊斯蘭"=降服於神 Islam = submission to God 不分膚色..種族..種姓..貴賤﹐凡信者皆兄弟也。以破偶像為使命。

穆罕墨得Muhammad(570-632AC)﹕伊斯蘭教創始人﹔亞伯拉罕與埃及使女夏甲所生的以實瑪利乃Muhammad的祖先(創世記16:1-16﹔21﹕17-21)。

因此伊斯蘭的性格﹕"為人必象野驢。他的手要攻打人﹐人的手也要攻打他﹐他必住在眾弟兄的東邊"。

注﹕這也許是彼時聖靈阻止保羅往東傳福音緣由之一。

大體上
福音西傳﹕耶路撒冷=>歐洲=>美洲=>東亞(長城內中國為主要地盤)
伊斯蘭東傳﹕麥加=>波斯=>印度。
順方向發展則興﹔逆方向發展則摩擦頻頻..留下後患。
福音傳遍地極﹔回教卻無此使命﹐回教西擴乃基督教東西分裂的結果。

"阿拉伯"﹕以紅海..波斯灣..敘利亞為界的半島﹐楔子樣插在拜占庭與波斯帝國間的諸小國..遊牧部落﹐屬Semic語系。"共同起源"模糊﹔據聖經記載﹐阿拉伯民族當包括以實瑪利..以掃的後代。

610AC穆罕墨得開始傳教﹐第一批教徒有他的表弟阿里Ali﹐好友Abdu Bakr。
630AC穆罕墨得攻下麥加﹐剷除域內各種偶像﹐宣揚一神論。
628AC拜占庭戰勝波斯帝國﹐持久戰使雙方精疲力竭。
636AC阿拉伯軍隊攻克敘利亞後與波斯帝國爭奪伊拉克﹐642AC波斯滅。
640AC穆斯林奪得拜占庭治下的大部埃及領地。

661-750年
回教王朝Umayyad建都Damascus(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該王朝因岐視非阿拉伯族回教徒而被新回教王朝Abbasids所取代。Umayyad王朝的崩潰標志著阿拉伯人主宰伊斯蘭之終結。

750-1258年
Abbasids王朝建都巴格達Bagdad(伊拉克)--曾被波斯帝國占領的古巴比倫重鎮--於文化..貿易上可與基督教的康斯坦丁堡匹敵。670年起穆斯林屢屢攻打康斯坦丁堡未能得手﹐直到1453年。

1300年
蒙古人入侵﹐致Abbasids王朝傾覆=>奧斯曼土耳其人皈伊斯蘭..取代前Abbasids王朝統治伊斯蘭世界。

1453年
康斯坦丁堡落入奧斯曼土耳其人手中。而後﹐奧斯曼帝國向南歐..維也納..伊拉克..摩洛哥擴張--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被打垮。
 

穆斯林征服印度

公元711年
Abbasids回教王朝在印度南部占據了一個省份。

1206年
穆斯林以德里為都建蘇丹王朝﹐轄制北部印度直到十六世紀。
穆斯林給印度人兩樣選擇﹕要麼皈依伊斯蘭教要麼刀下受死--乃因印度人拜偶像積習根深蒂固--1398年蒙古人入侵印度更是殺人如切菜。
Urdu乃北方印度穆斯林新創語言=印度語法+阿拉伯及土耳其詞匯。英人結束在印度殖民統治後﹐Urdu成了巴基斯坦獨立的催化劑。

1500年
Baber(蒙古穆斯林)征服印度﹐以兩萬兵馬打敗德里蘇丹大軍。

1526年
Baber 自封蘇丹(Sultan)﹐次年又 粉粹了 Rejputs 的印度教復僻﹐終於在印度建成一個最輝煌的王朝。
Baber 後代 Shah Jahan 因鎮壓基督教﹐死後(1658)四子爭權..內戰﹐致王朝瓦解。

回目錄

蒙古人的使命--歷史催化劑

歷史的軌跡(三)

221-207BC﹐秦﹔築長城防匈奴騷擾。
206BC-220AC﹐漢。漢武帝擊敗匈奴=>西方從絲綢之路(經波斯=>羅馬﹐經耶路撒冷﹖)獲得中國科技。
642年波斯帝國亡於阿拉伯穆斯林。回教開始影響中國。
400-匈奴入印度破壞佛教寺院﹐500-﹐Gupat王朝傾覆..印度佛教氣數盡。

372年
匈奴穿越volga征服日耳曼部落Ostrogoths=>野蠻人Visigoths向羅馬請求避難﹐獲準進入羅馬地域﹔隨後(376AD )一群日耳曼人經Danube進入羅馬領地。

378年
Adrainople戰役﹐羅馬軍團與Visigoths對陣兵敗﹐=>羅馬皇帝被殺﹐羅馬軍團不可戰勝的神話破產=>Visigoths在羅馬境內四處遊蕩如入無人之境﹐踐踏..破壞羅馬帝國的政府構架。

395年
Visigoths入意大利﹐410年解散羅馬﹔造成日耳曼部落的北部全面入侵。
與此同時蒙古人橫掃日耳曼﹐且於451跨過Rhine羅馬與日耳曼人聯合抗匈﹐迫使蒙古人從Gaul撤出。

476年
羅馬帝國亡﹐基督教與起﹐教化野蠻人﹐使歐洲在新基礎上統一。

蒙古人在中國

700年起﹐ 蒙古部落對唐朝的威脅=>削弱唐對滿洲的控制﹔
蒙古卻在Uigur Turks的控制下。

成吉斯汗(Genghis Khan1162-1227)統一蒙古各部落。

1215年
蒙古人入京﹐金人北徹(因蒙古人分兵中亞..俄國﹐金人得以喘息)。

1234年
金亡。

1260年
蒙古帝國分成四個Khanate﹐忽必烈(1294死)王朝乃四個Khanate之一﹐定都北京。元朝地盤包括西藏..土耳其斯坦(大新疆)..蒙古..西伯利亞。

1274年
蒙古人入侵日本不果﹐又以15萬兵馬..3500戰艦對日海戰﹐敗。日本人因此自信心大增﹐為後來日本侵略朝鮮..中國伏筆。

1275年
馬可波羅(Marco Polo)到達北京。忽必烈諉託馬可波羅請羅馬教庭派數千教士到中國傳教。教庭未予理睬。

1279年
宋滅﹐忽必烈王朝稱元。

1368年
元滅。

蒙古人征服俄國

1237占領俄國若干公國..定都Sarai﹐建立韃靼王國(Golden Horde)。
1242大兵壓境維也納郊外﹐後因大汗去世戰事停頓﹐歐洲才免遭蹂躝。
1490年﹐Ivan 大帝打敗蒙古人﹐韃靼王國融入俄國。

蒙古人征服過的地域包括﹕波蘭..高麗..波斯..阿富汗..印度北部..緬甸..
小亞細亞Asia Minor ......

回目錄

五百年的循環

公元2000年九大行星五百年一逢﹐以太陽為首排成十字狀。據稱﹐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多伴隨著這種天象出現。

晝夜(地球自轉)..四季"公轉)周期與人類生活形"有關﹐而行星成形十字架是否史上留跡則是個玄學話題﹕"五百年必有王者興"--五百年夏..五百年殷..五百年西周﹐五百年東周出孔聖人--子曰﹕"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可見歷史循環現象乃基於文化傳統的因襲與損益。孔丘之後不再有"五百年王者興"﹐正說明周禮不繼..華夏文化走衰。

然而﹐猶太-基督教傳統的五百年脈絡卻依然清晰﹕每逢五百必見歷史轉折點。

以下在五百年間期的正負15度內取樣(太陽系十字架行星偏離角系30度)。例舉﹕75BC至75AD均算作該500年的元年正點。

轉折點一

1010BC﹐大衛為以色列王(撒母耳膏)。
970BC﹐所羅門王建聖殿﹐以色列鼎盛。

轉折點二

587BC﹐耶路撒冷陷落..聖殿毀﹐猶太人被擄至巴比倫。
539BC﹐照先知以西結的預言巴比倫落入波斯人的手。
537BC﹐波斯王Cyrus 發佈宣言﹕
All the kingdoms of the earth hath the Lord, the God of heaven, give me;
and He hath charged me to build Him a house in Jerusalem, which is in Judah.
Whosoever there is among you of all His people -- the Lord his God be with
him-- let him go up.
於是猶太人回故土重建聖殿﹐前後四十年應了以西結的預言﹕以西結書4﹕7

大轉折點

公元前6或4年﹐耶穌誕生。
30AD耶穌死﹐第三日復活。
70AD羅馬軍隊攻陷耶路撒冷﹐聖殿被拆。應耶穌預言。
從此猶太人分散世界各地﹐直至二戰後復國。

轉折點四
476羅馬帝國亡﹐基督教在歐洲興起。

轉折點五
962教皇為Otto I(936-973)加冕﹐"神聖羅馬帝國"國運如日中天。
1031Umayyads 王朝垮﹐歐洲從穆斯林手中收回西班牙。
1054基督教分成羅馬天主教與東正教。

轉折點六
1453康斯坦丁堡陷落。
1492哥倫布"發現"美洲。
1520宗教改革開始。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
1528阿爾卑斯山脈文藝復興﹔"The Courtier"出版。
1543哥白尼日心學說問世。

轉折點七
二戰結束以色列復國。
1963-1965﹐VaticanII。

回目錄
 


回首頁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