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目錄

感覺..記憶..信念
嗎哪的分配(教育要革命)
行業規範
技能與知識
鴳鶉肉
韻律
美的形而上原理
交流
批評
國家與政府
自由
閑扯馬克思與羅素
交流
張藝謀電影
窩裡鬥
愛國到底愛啥﹖
基督教在中國
時下各宗教信仰者人數及大略分布
法輪功
對法輪事件的几點看法
中國的出路
中共當悔改
毛災星
人民民主專政

感覺..記憶..信念

電腦..乃心理學人腦信息處理模型之仿生..
與..感官記憶(Sensory Memory)相應的電腦部件有..VGA及聲卡..
與..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相應的電腦部件有..RAM
與..永久記憶(Long-Term Memory)相應的電腦部件有..硬盤

知覺(Perception)及感官記憶
身體感受器用于接收體內外各種信息
視/聽/味/嗅/觸/痛/冷熱/壓力/平衡..等感覺之綜合..曰知覺(Perception)
感官記憶特點..面寬量大..信息記憶持續時間短 (1-3秒)..與目的性相應
信息舍取..由注意(Attention) 決定..注意力之投注..由本能或需求決定
而知覺之于原信息..亦具..主動著染性..且受..頭腦中己有知識之..誘導
經驗派哲學謂..感知乃一切知識之開端..馬赫..對經驗知識..進行了批判

意識(Consciousness)及工作記憶
Working Memory 逮住知覺產物..將視/聽/味/嗅/觸各種信息碎片拼成表像
又用..現成知識..套用該表像..一如RAM以及軟體..將DATA呈于電腦屏幕上
Working Memory 能力有限..一次祗抓住5-9樣不同信息碎片..持續 5-20秒
臨時表像..極容易忘..若未忘就加緊復呈..則該記憶內容..便成永久記憶
其目的..乃作為生存手段..應付環境變化..如..覓食/交配/遁逃/追捕..等
人類頭腦..有兩種性質工作記憶..言辭與非言辭(視覺/空間等)..具實用性
實用主義哲學之心理模式..乃最大快樂之原則..在現實中兌現..白貓黑貓

永久記憶(Long-Term Memory)
永久記憶..相對實用目的而言..容量無限大..理論上..記多少都不成問題
永久記憶之提取..從大腦深處調到工作記憶裹..遺忘..乃調遣過程的障礙
特點..庫存信息呈綱絡狀..綱絡模型..決定思維素質..如電腦軟體的好壞
記憶材料分成碎片..乃分析過程..碎片即獨立信息單元..與其它單元相連
碎片拼湊成為整體..乃綜合過程..舊綱絡理順出新結構..也是一種..創造
高素質思維..治眾如治寡..以有限信息單元呈現無限多樣..效率高且靈活

可見..信息有攝取..吸收..再造..等過程..睡眠與夢..乃腦中信息之整合
信念..在知性領域中為思維活動..提供框架基礎..故信念非理性..乃基礎
同樣信息..在不同信念提供的框架中..信息單元粗細不一..綱絡模式不一
偶像崇拜..將自我束縛在偶像人格裹..屬自身慾望投射于偶像的一種心理
崇拜金錢..小人喻于利..小鼻子小眼睛..在思維框架裡唯銅臭信息特細膩
啥也不信..乃自我崇拜..思維以 ego為中心..就怕人家說你不行..你傻逼
科學崇拜..以為科學萬能..視科學為上帝..其實..科學之真理性..極有限
各領域情形..機械/物理..行..化學/生物..有岐義..人文/藝術 無從說起

回目錄

嗎哪的分配(教育要革命)

一位教授說﹕在校成續好﹐畢業後未必工作成續也好﹔那些後來在工作崗位上能出大成果的﹐在校成續大都不怎樣。顯然這話對傳統教育制度己構成挑戰。但問題在哪﹖惡性競爭是主要問題所在。

評分制度﹕優﹐良﹐及格﹐不及格。設想相同智商的得分有以下三種情形﹕

優(>80分)
平均每周花80個小時在學業上
良(70-79分)60個小時
及格(50-69)30小時

每周30小時的讀書效率﹐顯然比80小時高。

畢業後的第三年﹐頭腦裡能記住的書本上的知識僅原初的50%。
第五年﹐書上的知識又有50%己經過時﹐或有新修訂。這樣﹐50%x50%=25%。

再回頭估算前面那筆帳﹕

優 80x25%=20﹐損失了60個分點﹐時間損失﹕每周60小時。
及格 50x25%=12.5﹐損失37.5個分點﹐損時﹕每周17小時。

真可謂"多藏必厚亡"。

上述估計偏保守。事實上﹐"及格"所掌握的知識與技能﹐遺忘或過時的比率較"優"要低的多。因為那30個小時中﹐大約有20個小時是在課堂與實驗室中渡過﹐而課堂上強調的內容及實驗室裡做過的實驗﹐多形成永久記憶。

換言之﹐他們所記的﹐大多是最必要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東西。

也許有人會問﹐既上學不讀書干嘛﹖書呆子畢竟還是多了那麼7.5個分點。

當然﹐用閒遐去酗酒吸大麻是誤人的。但這不符在校生的情形。

假設他們用課外時間﹐照自已的興趣選修或自學了另一門課比如電腦或公關﹐那麼﹐他的第五年的積分便是25﹔若兼職一份與專業有關的工作﹐那麼他的實際得分就要比另修一門功課的得分要高的多。(澳洲有些技術學科﹐乃是從在職工作者裡頭招生﹐讓他們邊工作邊學習。這與中國的全脫產進修做法不同。值得比較。)

這裡強調兩點﹕實用及有興趣的內容﹐都不容易遺忘。

第五年﹐上司將一個課題同時交給優等生與及格生去做。這時上司發現﹐原來那優等生衹會跟在及格生屁股後面轉。這几年來﹐該同志在學校裡形成的習慣是宿舍-課堂-食堂三點一線的惡性循環﹔工作以後﹐也是上司吩咐他做什麼還得教他怎麼做﹐他才能免強應付﹐差不多是個半殘廢的人﹔而那及格生﹐無論是搞社會調查與人打交道﹐還是圖書館裡查資料或上網尋找新信息與靈感﹐都跟如魚得水一般。事實證明﹐他那几年的校園生涯﹐既沒有使他墮落﹐也沒有使他殘廢﹐"放蕩"的結果﹐還是值回了票價。

重點

1﹐學校當培養學生的能力﹐特別是各種與專業相關的技能﹐以及創造力﹔而非灌輸知識。因為知識的內容﹐完全可以放在電腦的硬盤裡﹐你衹要懂得怎麼找就行--能不用記的東西﹐盡量不用頭腦記﹔而非得要用人腦記的﹐非但要記﹐而且要純熟得一竿子能捅到底﹐使之象開車一樣﹐成為一種本能的反應。頭腦東西記多了﹐人就會死板﹐因為多而雜的記憶祗會使人糊塗。人腦須有旋回餘地﹐思維才可能進入圓融境界。

2﹐今人活在縱橫交錯的信息社會裡﹐跨出自已的行業往往是創造的起點。因此不能照專業領域畫地自限﹐更要強調的是創意。許多邊緣學科就這麼興起。

3﹐某些貌似不相干的活動﹐卻有重要的教育意義。比如軍訓與體育之於企業管理的重要意義(志)﹔酒吧間閒聊之社交意義。

教改

1﹐中國的教改﹐得從意識形態改起﹕不再將人器物化。被當作工具來使的人不會有創意。人必照自已的意志生活並從中體會生命意義才會有創造的生機﹐因為生命主體是個人﹐而不是社會。

2﹐"不尚賢"﹐結束惡性競爭局面﹐讓學生真正學些有用的東西。因為人是知識的主人﹐而不是知識的奴隸。

3﹐簡化教材﹐要精簡到不能再簡﹐使學生有時間與精力從事其它活動。

4﹐教學方法的改革﹐重點在於師資培訓﹐教師每五年至少進修一次。

5﹐考試及學業評估方法之改革﹐乃最重要一環。不需要記的東西不考或少考﹐或以作業計分﹕學生能熟悉該領域的信息索取方法就行。

6﹐學校裡的專業與校外相關行業建立橫向聯系﹐以獲取各種反饋信息。

7﹐就業部門招工面試方法也需要改革﹐不能光看在校分數。

---
老子曰﹕是以聖人抱一 (治眾如治寡)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愚人心﹐貴在食於母
三寶﹕慈-勇﹔儉-廣﹔不敢為天下先-成器長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萬物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善建不拔﹐善抱不脫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解其紛 和其光 同其塵 是謂元同 
治人事天﹐莫若嗇
---

回目錄

行業規範

小孩學走路﹐說話﹐五指動作的協調﹐都是訓練活動。從摹仿到習慣形成﹐再到本能的反應﹐便是技能學習的過程。

技能特點在於﹐至純熟境界整個操作過程便在大腦裡遺忘。因忘懷而無為﹐就說明你功夫高深﹐"隨心所欲而不逾距"。

本能動作一旦形成改也難。所以﹐技能必也形成傳統與規範。一個國家﹐不能沒有行業的操作規範﹐但又要盡量保持簡單。規範化目的﹐是為了行業內外的協調與統一﹐提高辦事效率﹔而簡單之意義在於易掌握﹐易於評判﹐又能適應新科技的發展。

同一件事﹐若用一個動作能完成﹐便沒有理由附加額外負擔。所以﹐一國能達到什麼樣的工作效率﹐看教學要求就知道了。

真聰明在於化復雜為簡單。規定越多﹐就越能證明你的失敗。最基本的傳統與行為規範不能改﹐否則就會陷入混亂與摩擦。

德國與日本﹐在職業規範方面當有許多可供中國學習的地方。

老子說的無為而治﹐就是勸那些想立功的政客﹐別搞七搞八。

回目錄

技能與知識

技能﹕如游泳﹐開車﹐電腦的鍵盤操作。動手。
職業分類中的"技工"﹕具謀生所依的相應技能專長者。
知識﹕know-how﹔事物之表述。重"理"及"名"。動口(腦)。
職業分類中的"師"﹕擁有謀生所依的相應知識者。

"君子動口不動手"﹐"君子不器"。可見華夏文化對職業分類早有概念。

技能

張三與李四同時學一種南拳。該拳一共有八級套路(八貫)。
約兩年時間﹐張三己經打到了第八級﹐而李四才打到第三級。但張三與李四交手總是輸給。啥道理﹖差在精與不精。八卦陣據說是最簡單的行列式。但孔明擺八卦﹐誰闖誰倒楣。

游戲玩熟了﹐便能出拿手好戲。具體的道理﹐或可如是闡明﹕

比如學開車。
開始時﹐你的頭腦要記的有﹕
路規﹐剎車與油門﹐打車燈﹐看鏡子﹐注意路面情況﹐等等。
你不敢開快車嗎是因為反應速度無法跟上。而速度受限是由於﹐你的注意力及臨時記憶能力不得不分散。

學車的第二天﹐是踩剎車還是踩油門﹐就不用著花頭腦去想。第三天﹐打車燈已形成習慣﹔第四天﹐看鏡子成了自然而然。一周後﹐手腳與頭腦達成協調﹐注意力便可集中於路面情況。於是﹐車速就不知不覺得快了起來﹐但你還得兩眼緊盯路上。

三個月後﹐路面情況可以用兩眼的餘光看﹐窗外的景色你就能欣賞。
開車的第三年﹐繁忙路上你還可以打几通行動電話與人談笑﹔但如果談話內容需經深入思考﹐你得找個地方停下車來。

再進一步﹐魂遊象外或在方向盤前打個小瞌睡也不見得奇怪。
---
能游刃有餘是因為開車技能簡單﹐交通規則的設計也從簡便出發。若忌諱太多﹐或與交通不相干的事考慮過多﹐情形就會兩樣。

回目錄

鴳鶉肉

曠野裡﹐神特別為以色列人兩次提供肉類食物--鴳鶉。

第一次是剛出埃及的時候﹐鴳鶉與嗎哪一起降在營地上。嗎哪乃是每日所需的食物﹔送鴳鶉則是神關懷以色列人因為他們剛剛離開埃及﹐一時無法忘掉法老鍋邊的肉味。

第二次降鴳鶉則是為了擊殺那些心懷不軌的"閒雜人士"﹕這些人嘴裡喊著要吃肉﹐內心裡對神賜的嗎哪表示惡感。他們誇張埃及的"豐盛"﹐旨在羞辱領他們出埃及讓他們立地做人的耶和華。他們說﹐"我們在埃及的時候﹐不花錢就吃魚﹐也記得有黃瓜﹐西瓜﹐韭菜﹐蔥﹐蒜"。法老"恩惠"他們念念不忘﹐並且大肆渲染﹐還不惜虛構情節羞辱耶和華。就不想想自已在埃及如何遭奴役﹐包括築城之奴役及殺嬰節育之滅絕人性。

此等寧愿受奴役的賤奴心態﹐乃為神所憎惡之理由所在。淪為奴隸值得同情與憐憫﹔但自甘為奴則連做人都不配。牲畜草木耶和華也珍惜﹐卻將這號沒種的東西置於死地。什麼道理﹖草有草格﹐木有木格﹐牲有牲格﹐畜有畜格。上帝造物"各從其類"﹐孔子也主張正名。

所以﹐做人不能不講究人格的完整性。

有人看聖經指責耶和華殘酷。然而﹐歷史上被毀滅的民族又豈止於聖經記述。一個民族之被毀滅﹐大抵是因為該族人民早已人格無存﹐德性連豬狗都不如。一國人禍天災﹐也多見於該國的人做傷天害理的事太多﹐或民眾有賤奴骨頭。印尼的腐敗﹐北朝鮮的旱災﹐索馬里戰亂﹐孟加拉水災﹐都是骨頭賤的報應。

人有多賤﹐災禍就有多大。中國的未來﹐實取決於賤奴骨頭在國人中所占份量。

出埃及記﹕16﹕2-4﹐13﹔民數記﹕11﹕5

回目錄

韻律

馬列克思主義者也談美學﹐比如﹐普列漢諾夫斯基就寫過《藝術論》。但馬列美學﹐總給人隔靴搔痒﹐是非顛倒的感覺。為了讓藝術臣服於無產階級政治﹐馬列主義就高抬審美的器物性﹐適用性﹐乃至於階級性。結果褻瀆了美的真諦。

以詩與歌的韻律來說﹐照馬列主義的藝術起源觀點﹐韻律乃是源於諸如拉縴打樁搖櫓聚网等勞力活動的節律性﹐而不是人的情懷借勞動的節奏渲洩。換言之﹐不勞動就沒詩沒歌。由此擺明﹐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小資產階級的藝術及剝削階級的藝術﹐都是無病呻吟﹐腐朽透頂。

然而﹐生命的義意絕不止於勞動。心跳呼吸的韻律﹐時時刻刻在暗示著生命活動的節律﹔晝夜四季﹐則以不同長度的周期﹐定時給生命帶來重要訊息﹕北雁入秋南徙﹔春江水暖鴨先知﹔人依時令耕地播種﹐照季節增減衣物。自然韻律之於審美心理﹐實非哼哈打樁咿呀拉縴可比。

生命之於自然人﹐几乎與呼吸同義﹔而心臟跳動﹐則使血液有了生命的象征性意義﹕祭壇上的血﹐終於成了最高等級的祭祠品。由此可知﹐紅色所縕藏的美﹐乃是壯烈激昂﹐或動物性質的野蠻韻味。這種審美心理不僅人有﹐動物也有﹕公牛見紅色發怒﹔雄獅見紅色就興奮﹐自然聯想起血腥。

BBC出版的<<The life of Birds>>對於了解烏類審美心理極具啟發性。

回目錄

美的形而上原理

美是不可理喻的感受
涉生物動機與目的
大體上
我所說的理
有事理
有人理
事理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
人理乃道德倫理一類東西

以人與自然關係而言
人對自然的認識基於思維邏輯
即﹐形式邏輯或數理邏輯
主與客
有限與無限
發展出辯證邏輯
以人與人的關係而言
將心比心
是為基本之公平
一切倫理體系之起點
兩種理
一言以蔽之
秩序是也

假如
除人與自然
除人與人外
再無其它關係
那麼
審美既被視為一種交流
也就不外乎上述兩種關係
它的本質
也就可以通過兩類道理來闡明

但事實上
美超越了上述兩種理
這樣
如果我們想用理智去擁抱美
我們就不能沒有
超越人與人
超越人與自然的
某種形而上
若你相信創造論
這形而上
就是上帝

有了真善美
才有統一性與協調性
這是必要前提
無此前提
開口談美就會雲裡霧裡

宗教與藝術
有密切相關性
有人說
過去因宗教霸道
使藝術淪為奴隸
其實
宗教是藝術真正的母親

審美是不是心理過程
也是一個有趣的話題
因為不同的心理學說
對"心理" 有不同界定
所以
審美心理的說法
也有很大任意性
照巴甫洛夫界定的心理
審美乃第二信號系統條件反射
如是
工程師就能造出一台審美機器
機器也能對著懸涯峭壁
大發詩興
照精神分析學派界定的心理
人的無意識
乃是探不到底的東西
要往裡頭裝什麼都行

盡管如此
從心理學角度採討審美話題
不會毫無意義
衹是
這不是唯一的途徑

朱光潛《西方美學史》《悲劇心理學》
童學潛《藝術心理學》
都很有啟發性
可惜
因為政治原因
朱老衹能述
而不敢作

審美心理距離
可如是解說
身體
寄居在現實世界裡
精神
卻試圖擺脫瑣碎與庸俗
向往真善美
其實
這是一種宗教情懷
因為這緣故
藝術心理學在中國
曾被打成唯心主義
照馬列主義與進化論原理
人是大自然的產品
人心是外界的反映
不存在什麼
超越的本性

回目錄

交流

在中國
人們總是被告知
話衹能這麼說
文章衹能這麼做
於是
為文字而文字成了風氣
弄巧舌賣嘴皮竟是聰明
忘了
語言衹是工具
用於傳達信息

例如朱鎔基
批美國指代不明
一轉臉
又否認自己所批
十三億人的總理
德性如是
真叫人難以置信

因此
巧言令色故作深奧
模棱兩可指代不明
均懷有
卑鄙之用意
皆出於
齷齪之胸襟
絕不是正大光明

回目錄

批評

批評涉及
1. 膽氣
2. 反省能力

喜歡馬屁
乃人之常情

然而
貪官盜國庫蒙愛國皮
媒體奉黨旨反美反西
則是意志邪惡
自作聰明

回目錄
 

國家與政府

政府的職責
在於保護公民的權利﹐免遭內懮外患
而不是壟斷公共資源﹐濫用國家機器﹐強行為人民謀利益

因為
衹有個體的人民﹐才是利益的主體
生存是個體的生存﹐集體並無生命
發展也是個體的權利﹐集體行為依個體目的為轉移

民眾對政府當有這樣的成見﹕
政府對公眾事務的任何干預均不懷好意﹐愈熱心干預愈不懷好意
有了這樣的成見﹐監督才合乎邏輯、才可行、才有實際意義

如是
政府對公共事務若有重大舉措﹐大凡涉及國民安全、自由、生計
都必須向國會陳明干預之必要性與可行性﹐之合乎天理良心
經國會宣讀辯論、媒體報導與攻擊、民間游說或抗議
如果方案依然得以通行﹐那就說明該舉措或許合乎民意﹐合乎國家利益
草案這才獲得了合法性﹐由以成為法令

法令若有損某人的利益﹐某人可沿法律途徑挑戰法令
司法獨立之正直在於無視多數民意、無視政府權力﹐衹照法律邏輯裁定
法令若被裁為非法﹐該法令就不再有權柄
政府須照法官吩咐重修法令﹐或承認立法失敗﹐放棄重修之努力

法庭若無權裁決法令的正當性﹐這等法律就沒有尊嚴、沒有存在之意義
法律無尊嚴﹐遭塗炭者首先是平民百姓

行政、立法、司法之相互獨立、相互制約﹐乃是一套極嚴密的規矩體系
這套規矩既合乎人的思維邏輯﹐也合乎人的良知、公義﹐以及罪的本性
一環又一環﹐環環相扣﹐少一環都不行﹐比如法官之任命與年薪之配給

目無綱紀﹐立法與司法假國家利益之名義﹐用槍桿子統治人民
集團控制國家機器、媒體﹐壟斷機關要職﹐生殺予奪作賤草民
這類行為稱不上什麼不民主﹐而是反人類的勾當、非法的行徑

國﹐貴在無事無為﹐無為治國天經地義
搬弄是非﹐盲目追求效率﹐斯害己矣
是故﹐為無為﹐為當為
有所不為﹐當仁不讓
是為治國智慧

回目錄

自由

把"自由"納入"道德"是否妥當﹐首先要看怎麼指實自由
自由若取藝術形式﹐它就傾向於美﹐美也是一種善
自由若走向無政府主義﹐那它實際上是與專制為伍
許多共產革命者就持這種自由主義﹐包括老毛
以法治為前提的自由﹐才是有保障的自由
因為個人的發展借社會進行
所以自由不能沒有秩序

若以自由為信仰﹐自由就不能有前提
但這自由己不是我們通常意義的自由

我所理解的自由﹐可以是無限的﹐也可以是極為有限
有限如政治自由﹐無限如屬神自由
介有限與無限之間乃是藝術的自由
說它無限是因為藝術無止境﹐說它有限是因為它與修養、天份相關

我所理解的自由﹐是以人生目的為目的的自由﹐而非為自由而自由
"你到底要什麼"﹖得到你想要的才算自由
比如我喜愛鳥
得讓鳥停在我的肩膀上無驚無懼﹐我才算從鳥那兒獲得了這份愛的自由
同樣是人與人的交往
必須免除被欺詐被傷害的疑慮﹐我才從別人那兒獲得了這份合作的自由

可見
自由存在於人與人關系中﹐人與自然關系中﹐造物主與造物關系中
自由前因乃是"德"﹐我們的祖先﹐也曾有過自 "德" 而來的真正自由
老子五千言﹐一言以蔽之﹐自由﹔我們的傳統﹐並不乏 "個人自由"
從莊文亦可窺得﹐先秦許多的"個人自由"為後世所無
可見國人在不斷墮落﹐這是 "德"的墮落或"罪"的緣故

自由度表現為想象力與創造力
一個靈感枯竭、沒有創意的社會﹐是因為人們缺乏行使自由的權能
人們因此無能享受自由﹐一如眼瞎不能見光、耳聾不能聞雷
因此﹐在一個人與人相互作賤的社會裡
你注定不會有自由﹐也不配擁有自由
可見自由是倫理的﹐也是審美的
自由的本性是非物質、非肉欲的
肉體因為有限、必朽﹐所以注定不自由
無節制地追求肉欲自由﹐衹會制造混亂、妨礙真自由
從這個意義上講﹐自由的本性﹐乃是超人的、屬神的

回目錄

閑扯馬克思與羅素

羅素在他那本小書裡談及﹐他為什麼不是基督徒。給人的印象是﹐他在宗教商店裡也曾挑挑撿撿過﹐只是沒發現合他口胃的東西。為了說明他崇尚理性﹐他就找了些他為什麼沒看上基督教的理由。記得﹐理由中包括聖經一些"明顯謬誤"﹕諸如六千年人類歷史﹐兔子反雛及日頭停止運行等等﹔而最讓他無法忍受的﹐還是歐洲大陸那些燒巫婆事件。

然而﹐這些事並不是什麼內部機秘只有羅素才知道。那些比羅素便清楚基督教歷史的大主教們﹔那些比羅素更清楚兔子怎麼消化食物﹐人類有多長歷史的科學家們﹐還不照樣可以是很虔誠的基督徒麼﹖怎麼他們能信而羅素不能﹖所謂的理由能站得住麼﹖

同樣不信神﹐馬克思卻沒有象素那樣不厭其煩地談大談特談自己不信的理由﹐去說明自己為什麼不是猶太教徒。那樣做很愚蠢嘛。同樣批判基督教﹐馬克思的批判很尖銳且﹐有實質內容。因為這樣,他的哲學被羅馬天主教神學所重視﹐還真有那麼回事似的加以介紹。相比之下﹐羅素何許人也﹖知不知道無關緊要。

從立場上看﹐馬克思談問題的出發點有很鮮明的階級性﹐擺明為無產階級利益著想﹐沒有私字或自我在內裡頭作祟﹐因此胸懷也坦蕩,觀念既便偏狹極端﹐也還有參考價值﹔羅素就顯得可憐﹕屁大事情喋喋不休﹐文章中心總是圍繞在他的那個小小的自我上﹐有如懶婆娘褢腳散發著不知是哪一時代英國貴族的酸臭。

回目錄

交流

我也曾嘗試著將繪畫的技巧用于文字表達。

我不喜歡工筆畫。因為在我看來﹐太細膩的描繪,過于強調制作的技巧,衹會使人的頭腦殭化。

我們總是被告知﹐衹能這樣而不能那樣做文章﹔於是乎﹐我們寫文章成了為文字而文字,竟忘記了文字的目的﹐原來是為了交流。

交流什么﹖若是為了準確傳遞信息,那么模棱兩可的文字結構就應當避免﹔若是出于審美目的,模糊或許還是必要的,因為審美不求甚解,衹強調感受與啟示。話說得太明白,就不能給人以美的感受性﹔全理解了,也就無所謂啟示性。

我寫思考性的帖子﹐既模糊又跳躍,目的是不留鑽牛角尖的餘地。我衹是希望﹐讀者在看過我的帖之後,頭腦裡能出現一些問題,並能提出來﹐由此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國人有很壞的鑽牛角尖習慣。爭論的目的是想嬴,而不想從爭論中得到自己要的東西。

為什么會這樣﹖大體上是因為﹕

一﹐這是出於一種失敗人生的補償心理﹕老想贏的人﹐在現實中既沒見過大世面﹐又缺少足夠的得勝經驗﹐於是想在網上獲得補償。

二﹐因為共產黨教育的結果。這種人把言論簡單地視為一種宣傳。既是宣傳﹐也就必須為某圍體及某種目的服務。站在共黨的立場上﹐就是為共產黨政治服務。所以,輸嬴對他們特別重要。

三﹐在他們看來﹐讀者都是一些分不清是非的人。因為衹有愚民,才會誰嬴了站在誰那一邊。所以愚民國度之間爆發戰事﹐總是交戰雙方同時獲得勝利。

網上交流在我看來﹐一是交流思想二是交流精神。但對於許多人來說﹐好象面子比什麼都重要﹐因而誓死維護之。豈知網路特點之一,是大家都蒙面說話﹕男子再怎麼嗲聲嗲氣地裝娘娘腔﹔女人怎麼學粗口暗示男子漢氣質﹐都沒有任何意義--性別尚且無意義﹐何況面子乎﹖男面女面都搞不清﹐怎知你是粉頭還是垢面﹖

然而面子的形成﹐卻不是沒有原因的。最常見的是在網上結黨。既結黨﹐說出的每句話都得考慮這話到底能不能博得黨內弟兄的歡心。如此一來﹐當事人又陷入了國人的那種極端虛偽的面子文化中﹐因而失去了反省勇氣﹐失去了言論與思想的自由。在基督教神學裡﹐這種缺乏內省內疚﹐衹顧敷衍面子文化乃被歸為典型的原罪表現。

因此﹐成日兒看顧自己面子的基督徒﹐很難說是得救的基督徒。當然結黨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一個小團體的價值觀未能獲得別人的認同﹐所以他們難得找到若干知己﹐於是就結起幫派來了。這種情形多見於海外中共同情者﹐以及一些宗教異端份子。他們就喜歡制造網上大多數的假像﹐以掩蓋內心的虛弱與恐慌。

蒙面給你提供了一個說真話的機會﹐就象做精神分析一樣,讓你眼睛半睜半閉地說些日常生活中難於啟齒的話。把你的真我曝在網上﹐再看看別人的反響﹐從中定位你自己﹐同時也了解別人的想法﹐卻又不至於受到傷害。不肯說實話在我看來實在是所有的字都白打。

也許你會遇上一些心態不正常的人﹐或事實上就是院外就醫的精神病人。怎麼鑒別﹖凡思維嚴重脫離現實﹐判斷事物的方法與標準為正常理性所無法接受的﹐都應被懷疑。這些人﹐你怎麼跟他講理都沒有用﹐因為在他看來﹐衹有他﹐以及贊同他的那些哥們﹐才可能是站在真理的一方。因為這緣故﹐他們是絕對不被道理說服的﹐衹有吃樂才是唯一的出路。

回目錄

張藝謀電影

几天前碰上國內某電視台的一位節目編導﹐於是扯到了國人與西人的審美眼光的差別。西人再次不幸地被理解成喜歡嘲弄中國的落後、野蠻﹐比如愛看張藝謀的電影。

國人怎會有這種心態讓我苦思冥想了几天。最後還是從八方的台灣佬那兒得到了靈感﹕

"大陸人國家民族的觀念較重,這也使得某些大陸人在面對外國時,很難以平常心相待。他們總是過份誇大帝國主義的陰狠,彷彿危機四伏;而對於一些現代社會約定俗成的價值觀則抱著輕視或質疑的態度。"

其實﹐西人對張藝謀影片的興趣﹐無非是對樸實的共鳴﹐對都市虛偽文化的厭倦﹐向往真摯的情懷﹐出於同老子一樣的心態。我想若讓老子充當電影評判員﹐他老人家一定會投張藝謀一票﹐而絕不會跟在別人的屁股後面指控張藝謀﹐說他靠外揚家丑來獲取西洋的電影市場。

時下澳洲大眾對土著文化的興趣﹐都己超出該文化應有的價值。土著人因而對自己有了信心。沒聽說有哪位土著指控澳洲大眾喜歡出他們野蠻相。光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國人的思想水準確實不如澳洲土著。而品味之低級則另有解釋。

這是一種病。一種拜金拜物狂﹕紅眼向洋看世界﹐所能看到的﹐不是美元便是堅船利炮﹔而最賣力褻瀆的﹐恰是西人僅有的法寶﹕基督教信仰。從而西人心中的那分善與那分美﹐在國人的眼中竟成為妖魔鬼怪。

不止對"西方"瞎了眼﹐國人對自己的傳統也照樣瞎眼。因為老子孔子的主張與四個現代化不能般配﹐所以兩老不僅不能替國人掙錢、幫著社會主義祖國窮兵黷武﹐還給國人的臉面添一份羞﹐內心增一分自卑感。

若問國人"你到底要什麼"﹐便會有人作如是回答﹕我們要吃飯﹐誰象你那樣吃飽撐著﹐站著說話腰不疼。然而﹐編造這種標準答案的﹐卻不是每日為三餐傷腦筋的一族﹐而是那些吃公款吃得腦滿腸肥﹐還要兜著公款往國外走的賊。

誰也搞不清是咋回事。唯一心裡明白的是在台上那些人。所謂有權不用過期作廢。

回目錄

窩裡鬥

柏楊談及這個問題﹐說是"窩裡鬥"的後果使國人的三條龍變成一條虫﹔而不"窩裡鬥"的日本人三條虫則可以擰成一條龍。你若問柏楊為什麼會這樣﹐他也許會扯到"醬缸"﹐若再問他何謂"醬缸"他就說不清啦。這是一種盲人摸象的觀察。

實際上所有的民族都"窩裡鬥"﹐日本民族、猶太民族、阿拉伯民族、越棉寮、韓國人、意大利人、西臘人、西班牙人、英國人、愛爾蘭人 ...... 大凡我所知道的民族﹐都毫無例外地"窩裡斗"﹐衹要這個民族有個窩。我小時候養的那一群雞﹐也窩裡斗﹐因為牠們有個窩。

"窩裡鬥"的道理其實很簡單﹕人與人之間總是摩擦頻頻的﹐不是"窩裡鬥"就是"窩外鬥"﹔如果沒有窩﹐那就無所謂窩裡窩外了。有了窩大家接觸的機會多了起來﹐所以矛盾糾紛也多﹐比如這裡的唐人街﹐乃是我所知道的最窩裡鬥的地方﹔越南人雖不知唐人街的窩裡鬥﹐卻曉得自己的那個卡市時不時會鬥出人命來。

然而﹐在大陸中國這樣一個基本上是由單一民族單一文化組成的社會裡﹐"窩裡鬥"實際上是被省、市之間的地方主義、農村裡的宗族主義的矛盾所取代﹕乃因中國社會長期分隔造成不同地方語言、不同地方文化、不同血脈的結果。至於為什麼這些"不同"會形成這麼復雜的"窩裡窩外"關系﹐其實道理講透了﹐乃是因為人心有一個"窩"--每個人執著於"我"﹕幼時"我的母親"﹔而後是"我的家"=>我的學班級=>我的學校=>我的故鄉=>我的祖國﹔當與不同文化的人種接觸以後﹐才深知傳統文化如何在心靈裡打下烙印﹕她綜合了前面的一切的"我"。

因此﹐歸根結底是"我"與"我的傳統"之間的關系。

否定"我的傳統"令"我"反感不是因為這個傳統真是那麼神聖﹐而是因為"我"被否定。因此﹐關鍵的問題還是"我"﹐"民族"、"祖國"不過是借口。

澳洲就有很多沒窩的人﹕談血統﹐他們衹能談几分之几的血緣由來﹔談傳統﹐他們沒有傳統。他們就知道自己生在澳洲長在澳洲﹐學校裡學到什麼、日常生活中接觸到什麼。這些新新人類面對著塞族人的集會示威就感到茫然﹔如果這類吵雜聲太大了﹐他就會厭煩。

有人說﹐英語國度傳的是大英的傳統。其實這話是很片面的﹕澳洲的政法傳統與大英帝國有淵源關系﹐但說到"文化"就有差別了﹐你衹要看看各代澳洲畫家留下的畫﹐就能了解澳洲文化變遷的過程。今天的澳洲人﹐尤其是年輕的一代﹐對大英帝國基本上沒什麼感情。

"我"是咋回事﹖"我"因為要讓自己變得偉大些﹐便去擁抱比我大的某種存在﹕民族、國家都是這麼一種超我的力量。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我"實際上也就是被自身文化傳統所限定的﹐一個人想超越自己的傳統去觀照自我﹐實際上是不可能的事。

於是問題又變成為每個人"傳統"差別的問題了﹕大陸人有大陸人的傳統、台灣人有台灣人的傳統﹔上海人有上海人的傳統﹐北京人有北京人的傳統﹔再細分下去﹐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傳﹔而橫貫於各種傳統之間的﹐對人的意識形態取決定性作用的﹐乃是信仰﹕宗教或非宗教的信仰。

基督徒擁抱的是耶穌基督﹐於是耶穌的人格就在某種程度上顯現在門徒的人格中﹔又因為"子在父裡"﹐所以基督徒實際上擁抱的是造物主--遠遠超出了"民族"與"祖國"--這決定了他的價值取向﹕印尼華人的遭遇能激動一個基督徒心﹔科索沃阿族人的遭遇也一樣能引起同情。黑眼黑頭髮的族類是人﹐回教徒也是人﹐因為他們流出的血都是紅的。

基督徒的思維邏輯乃是這樣﹕"中國人"首先是人﹐然後才是"中國的"﹔而不是一"中國"起來便失去人性。

因為這緣故﹐以基督教信仰為主的西人在人權方面特別愛管"閒事"。這不是西方國家的政府對中國內政干涉﹐而是西人對中國人處境的關心。西方國家的人權機構乃以民間組織為主﹐讓中共頭疼的基本上就是這些組織﹐他們與西方政府並不相干﹐若用"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的階級立場看待這些組織的行為﹐那免不了有喜劇效果。

回目錄

愛國到底愛啥﹖

黨國不分﹐黨天下
憲法遵黨旨
軍隊不屬於國家
警察效忠於黨
監獄黨為人民開
媒體黨辦
法院﹕黨怎麼說就怎麼判
政府﹕黨大權獨攬、民脂民膏層層刮、年年抗洪災
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無所有
能強字曰"國"就不錯啦
真實國格既無存
"愛國"也就名不正言不順
除非你愛黨

"愛國"但這一國的民除外
"人民民主專政"下國人不如牛馬
解放軍越戰戰俘中越邊境就地處決
為黨賣命作擄虜
卻斃命在同胞槍口下
這就是當代岳飛的下場
比比北約如何營救戰機毀地的跳傘士兵
問問這些冤魂看看﹐愛國的滋味竟是啥

恨自己的傳統﹐也算一種愛法
中共崇馬列、毀中華文化
使當今的國人成為四不象
上最後一課法語的法國人懂得辛酸
中共卻千方百計地斷自己文化傳統
曾用拼音取代漢字﹐恨不得把傳統變成異樣的存在
還是馬、恩、列、斯的胡子可愛

回目錄

基督教在中國

復活節的禮拜天
澳洲ABC電視台記者從中國發來報道
中國城市街頭的書店看不到有聖經出售
聚會處崇拜者雲集兩三人共用一本聖經
據Bible Society稱
中國每年聖經需求量約兩千萬冊
但中國官方卻將聖經發行量強行限制在每年兩百萬
中國基督徒人口一直是個有爭議的數字
或許可以從聖經的銷售量與市場需求量之間找答案
官方限制的每年兩百萬乃是照基督徒登記人口估算
若Bible Society估算無誤
那麼中國基督徒+慕道者人數=10X基督徒登記人口
美國基督徒占總人口90%﹐俄國(東正教)50%
再過若干年中國就是世界上基督徒人口最多的國家
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就在神對中華兒女的祝福裡
警告中共﹕要識大體莫要出於一黨私利迫害基督徒
莫要做民族罪人讓整個國家陷在罪惡裡

回目錄

時下各宗教信仰者人數及大略分布﹕

基督教﹕19億﹐其中羅馬天主教占59%﹐新教19%﹐東正教12%﹐英國國
教﹕3%﹐其它教派7%。
伊斯蘭﹕11億﹐阿拉伯國家。印度尼西亞是最大的伊斯蘭國度。
印度教﹕8億﹐集中在印度。
佛教﹕近四億﹐包括拜各種偶像。主要分佈在中國、緬甸、泰國、印支三國、斯里蘭卡、尼泊爾、不丹、文萊、日本。法輪功六千萬﹐主要在中國。
猶太教﹕2千萬﹐分布在以色列境內﹐美國等西方國家。
無宗教﹕10億﹐其中大約八億是華人。
反宗教﹕六千萬﹐主要是中國共產黨和朝鮮勞動黨。
其它

回目錄

法輪功

法輪功中南海靜坐之進退有序﹐表明這是一場有組織有步驟紀律嚴格的宗教集會。

據稱﹐法輪功成員在短短几年內已經發展到近一億﹐而共產黨員的數目充其量不過是六千萬。雖然"人的素質是重要的﹐數量不一定說明問題"﹐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共產黨對黨員就是號召力依存﹐也達不到法輪功那種招之能來、來之能坐的境界。

有人說﹐法輪功現象說明中國社會科教落後。其實不然﹕若言科教水準﹐日本真理教裡的信徒還能在自己的化學實驗室制造高科技毒氣產品。法輪功也有一大堆摩登科學術語對不﹖也會讓人聽得一楞一楞。錢學森也曾說過﹐中國氣功乃人類21世紀的希望盡管眼下還不怎樣﹔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葉劍英鄧小平等同志的身體也都曾讓氣功師們摸過。這些都被用於證明法輪功是"科學的"。

人總是需要信仰的。共產信仰破滅後﹐中國成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大面積人口又最集中的信仰真空地帶--各種妖孽的滋生地--由此導出各種危機四伏的現狀。此種情形下限制基督教的必然後果之一是﹐"易學"、氣功應運而生﹐看命算卦、燒香、拜鬼大行其道--整個裡會因此陷在謊言與欺詐的泥潭裡﹐墮落成連柬埔寨、斯里蘭卡、孟加拉都不如的極端愚昧的社會。

回目錄

對法輪事件的几點看法

1﹐425中南海靜坐並未觸犯刑法﹔中共的處理方法也得當(未動用坦克機槍)。但是﹐在單位裡對法輪功信徒進行調查、登記﹐乃是侵犯民眾的自由權。

2﹐法輪功信徒抗議有理。因為中共官辦媒體對法輪功的批判是單方面的、封口式的、不準辯解的﹐且具誣蔑與侮辱性質。

3﹐某些佛教或氣功派別對法輪功的攻訐並不公平﹐因為﹕

A﹐若說迷信﹐一些派別有過之而無不及﹔嚴新、張寶勝等等等吹更大牛B。因為討得葉劍英、鄧小平、錢學森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愛國科學家"的歡心就合法起來﹐就"科學"起來--這本身就是比氣功迷信更加丑陋的迷信﹔比個人崇拜更加丑陋的權力崇拜。

B﹐某些佛教派別迷信"比丘尼"、"舍利子"﹐作弄班禪尸體﹔一些和尚尼姑在寺廟裡為人抽籤卜卦算命﹐裝神弄鬼撈外快等等﹐各種昭彰惡名、欺詐能事為法輪功所望塵莫及。

4﹐共產黨是邪教組織﹐馬列主義乃邪教信仰

A﹐共產信仰乃是最邪的一種宗教信仰。反神、信靠暴力與謊言﹐由此導出的種種暴行及是非觀念的顛到﹐說明世上沒有一種邪教比共產信仰對人類更具危害性。

B﹐共產信仰執迷於權力、金錢、偶像、長生﹐強行灌輸的結果已造成國人精神的全面衰退、墮落。

5﹐中共打壓基督教導致法輪功興起

A﹐100年前清政府打壓基督教引就拳匪內亂﹐十二年後大清滅亡。
B﹐法輪功興起乃中華人民共和國亡國先兆。

回目錄

中國的出路

1﹐中共當放棄馬列信仰﹐確立人的價值觀。

從中共建黨開始﹐實事求是地反省既往的種種罪過。不止是六四事件當反省、道歉﹔中共的井崗山割據、城市地下黨的煽動、盅惑、顛覆之種種鬼域伎倆均當徹底反省﹐並照當代人的價值觀分清是非﹐以便與自己過去的罪惡划清界限﹐脫胎換骨從新建黨。

中共不這樣就不能名正言順阻止其它黨派與組織從事暴力、叛亂、分裂、顛覆活動﹔也不可能與世界先進國家建立真誠合作關系﹔人權問題將永遠是一塊阿Q頭上的瘡疤--中國若陷於內亂﹐必與這些因果相關。

2﹐立即開放報禁
這是法輪功弟子中南海街頭靜坐的直接原因。控制傳媒之無窮後患仍在後頭。資訊時代控制言論、否定民眾的知情權必造成社會動蕩。因為一個事實上開放的社會﹐是無法靠謊言治理的。

3﹐開放黨禁
否則永遠無法擺脫腐敗。

4﹐尊重宗教信仰
信仰不能被強加﹐也不可被剝奪﹐否則必有惡果。

回目錄

中共當悔改

中共能悔改是國人的福﹔不肯悔改乃是全世界的禍。中馬列邪教毒的人能悔改便是奇跡﹐而象中共這樣既得利益的政黨若真能悔改﹐那就沒有理由不認為悔改奇跡是出於神的干預。因為大凡涉及信仰的事﹐若不是神的干預﹐人是無可奈何的。從出埃及記可以看出﹐讓摩西成為耶和華使者的是耶和華﹔讓法老的心剛硬的也是耶和華。因此﹐20世紀初共產主義興起出於神﹔世紀未讓共產主義滅亡也是出於神。

共產主義的興與滅為人們提供反省依據﹐正如納粹德國的興滅一樣。

人類的文明無非反思﹐無非人對自己思想與行為的認識、再認識﹐直到個體的"內(主)""外(客)"協調、各種社會差別與矛盾變成和諧的存在﹔而不是反過來﹐用阿Q精神自欺﹐用馬列毛的斗爭哲學將自己整垮。歐洲文藝復興後意大利神父利瑪寶即造訪中國﹐這是上帝給國人的一次機會﹕若能把握住﹐中國就不會有後來的種種窩囊了。但國人就要當阿Q﹐於是隨著對基督徒的迫害﹐國人的罪孽也就一步步地加深。

然而﹐中共對基督徒的迫害並不是象拳匪那樣出於盲目仇外的心態﹐而是馬列邪靈通過中國共產黨﹐強迫中國人民對邪靈下拜。因此﹐立法、司法、行政機構中的馬列邪靈一日不除﹐中國就永遠無法擺脫災難﹔中國的繁榮不取決於表面上民主化進程的快慢﹐也不取決於表面上國門開放的程度﹕因為邪靈不去民主就是空話﹔邪靈不去﹐國門越開放中共就越學越壞、太子黨從民間榨取而來的大量財富衹會流向外國銀行﹔而關閉國門則會讓中國成為北朝鮮﹐如人間地獄一般。

出路﹕放棄馬列主義﹐照國際法的規定﹐尊重各種宗教信仰。

回目錄

毛災星

劉少奇拍毛馬屁慘死在開封。
林彪折戟沉沙葬身溫都爾汗。
王洪文20年鐵窗生涯。

外國元首與毛握過手的﹐有90%在不正常狀況下結束政治生命。

老毛訪蘇後不久﹐斯大林就不明不白地死去。
赫魯曉夫來北京與毛共游一池水﹐回國就被趕下台。
印尼的蘇加諾歡宴中南海﹐國內兵變﹐被迫讓位蘇哈拖。
嘻哈努克訪問中國後﹐朗諾政變。
巴基斯坦的布拖總理會見毛以後上絞架。
非律濱獨裁者馬科斯攜夫人兒子拜會毛澤東﹐不久就被趕到美國。
法國總統蓬皮杜與毛握手﹐患了血癌。
尼克松會見毛以後就因水門事件下台。
惠特蘭從北京回來後就與國會搞不清﹐而後被解職﹐成了澳洲歷史上民選總理被總督解職的唯一個案。
羅馬尼亞總統奇奧塞斯庫橫尸地上。
波爾布特、喬森潘的可恥下場。
英國首相希思也怎麼的﹐忘了。
非洲國家與毛握手的首腦多如牛毛﹐大多沒有好下場﹐比如卡翁達。
還有許多個案一時記不起來。
據達賴說﹐毛身上有很奇怪的磁場。
宇宙深處的黑洞靠吸食別的星體來發自己的光。
老毛的運氣全敗在朝鮮戰場上﹐故衹能靠吸食別國政客的"功"來維持權力。
老毛用自己的兒子換金日正當權--北韓對中國必有無盡的麻煩。

回目錄

人民民主專政

"人民民主專政"乃"無產階級專政"的另類說法
"無產階級"在《共產黨宣言》裡指工人階級
因為中國不是工業化國家﹐工人人口百分比太低不符馬克思的主張
所以﹐"人民"由工、農、兵、學、商等各行業"階級"的人構成
這是毛澤東的發明﹐"商"不包括官僚與賣辦商人
"非人民"=地、富、反、壞、右+反動資產階級﹐大約可湊足人口的5%
乃"人民民主專政"的打擊對象﹐就如義和團將人分成一毛、二毛、三毛
用於殺雞儆猴"教育人民"之目的
目前的"非人民"主要是民運、地下宗教領袖、台獨、疆獨、藏獨份子
偶爾不同膚色人種亦成犧牲品
共產幫閒口出惡語污罵網友
便是出於"非人民"意識形態--就算打死也應該﹐別說罵
足見系統洗腦後果之可怖

回目錄

回首頁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