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 食 遊 記

咖喱遊記 05 南北大不同

 

    亞庇還有一家南印度餐廳「蕉葉」(Banana Leaf),蕉葉也是常見的南印度店名,因為南印度道地的餐飲店是不提供碟子的,而是桌上準備了一片片洗淨的蕉葉,客人自己取一片打開,侍者便會來添飯、加菜,直待你吃飽為止。

    亞庇的「蕉葉」也一樣,他們提來小飯桶,在蕉葉中間先放白飯,再提來有四個盤子的食籃,在白飯四周依次放上四小堆菜,分別是酸辣黃瓜、馬豆咖喱、肉類咖喱、炒青菜等等,還配上一片豆餅。

    如果是印度人,通常會在用餐前去一旁的盥洗盆洗手,因為他們用手抓飯吃,這抓飯可是一種技巧,我學不來,所以他們會給我們華人叉匙。

DSC02153.JPG (1393546 bytes)

咖喱羊角豆(秋葵)

    感覺起來,南印度菜似乎不夠北印度精緻,這跟印度當地文化有關。我們電視上播放的印度電影分成「興都」(Hindu)和「淡米爾」(Tamil)兩類,前者是北印度語,主角通常皮膚較白,衣著和房子都比較豪華;後者是南印度語,主角大多黑皮膚,衣著和佈景看來較貧困,故事地點也往往比較鄉下。瞭解了這一點,就不難瞭解南、北印度料理為何會在賣相和味道上如斯不同了。

    台灣流行口味偏甜的日式咖喱,或只用咖喱粉調味的中式咖喱,我吃起來就很不是味兒。

    印度咖喱中所含的香料種類繁多,北印度人通常還會自製優酪乳加入咖喱,絕不是一般只加入咖喱粉(薑黃粉)的咖喱可以比得上的。對我而言,印度咖喱又只有起士菠菜是我心目中最具代表性的咖喱!

    只從坦都關店後,我已經許久沒吃過起士菠菜了。聽說有位朋友的男友是位印度醫生,醫生的媽媽很會做起士菠菜……嗯,該怎麼才能吃上一口呢?

張草 2004/10/08 4:25pm

 

 

種菜不易。誰知此中字。個個皆心血。
文章轉載請務必請問張草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