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grass.jpg (20903 bytes)

19980626(五)台灣時報(書與人):

少年張草講古

《雲空行》    一部野史中的野史

 

記者/蘇惠昭

 

張草廿六歲,剛剛從台大牙醫系畢業,一頭不太梳理的頭髮間有幾絲銀白,那是想「雲空」想白的。

為什麼會創造出「雲空」這號宋朝道士?張草說,那年他高三,在馬來西亞沙巴州中華學校的圖書館裡,置放著一套據說是僑委會贈送的中國史籍,就憑著天生的慧根,他K掉了一整排的古書,K到「我有很多話想說」,「雲空」就是那個時候從腦中蹦出來的人物,「我寫雲空,企圖寫出一部野史中的野史,藉以一個道士雲遊天下的經歷,讓一個混沌的古代世界展現在眼前」,張草說,比手畫腳的,很是興奮。

草註=

馬來西亞華人有創立「獨立中學」,有別於政府中學「獨中」與僑委會有聯繫,僑委會也每年有贈書。我校校名「崇正」(「張草檔案」有聯結),事實上以前的劉校長也每年來台購書,館藏書頗豐,好書不少。前述那套書,依稀是「中國文學欣賞全集」,對神話、傳奇「研究」的興趣,應由此始。不過我好像是更早以前讀的。

《雲空行》計畫十部,前八個故事寫於十八歲,唯一的讀者是姊姊;之後來台念書,一邊念病理學、解剖學,一邊還是繼績寫雲空,當皇冠主編陳皪華來信,表示願意在雜誌上連載《雲空行》,張草的反應是「抱著枕頭笑」,笑到眼淚都掉出來了。

看《雲空》,初時會以為張草只讀歷史和古籍,其實不然,他大量看書,從史蒂芬金、艾西莫夫到《2001年太空漫遊》的克拉克,全部是這位年輕牙醫的偶像,當然,如果要找他談易經、山海經,張草更會擺出一副「怎麼辦」的神情,因為「根本聊不完」,只是每每驕矜於一己之「博學」時,身為張草父親的「大人」便會來一句「雜而不精」,把好學不倦的張草又逼回去讀書。

未來的日子,張草已經想好了,回到沙巴,做一個努力讀書的寫書的牙醫,他希望可以寫出「有科學根據」的枓幻小說,向前行的科幻小說大師們致敬。

從混沌的年代到渺緲遠的未來,以知識和想像力練就了時空穿梭術的張草如魚入水,悠悠游游。

 

新聞紙張草 龍的目擊報導 風下之地:神山 馬來西亞地圖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