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 人 的 網 頁 -- 語文, 數理 教育

簡述中國文字的筆畫、辨認和部首

香港學生從小學開始都會使用中、英文字典學習語文,一般會認為查閱中文字典比較困難,原因只是未能掌握「筆畫數目」和「辨認部首」。

「筆畫數目」數正確的筆畫數目應從小孩子學寫第一個中文字開始,不論是在家裡或學校(幼稚園),應學習並認識每一個字的正確寫法,包括正確的筆畫和筆順寫法,並應數一數新學中文字的筆畫。書寫中文字時,應留意筆畫連筆或不連筆,即是單筆或連筆,若是不清楚,數筆畫數目自會出錯。不論單筆或連筆,每筆都算一筆,但甚麼是單筆或連筆呢,請看下表 :

能正確書寫每一筆畫,就能數對筆畫的數目,跟著便是從每一中文字認出部首何在,部首可在該字的任何位置,例如上、下、左、右、中、外,亦可以整個字就是部首,在中文字裡,某些部首可能會有多於一種寫法,通常字典或辭典裡的部首索引巳經列出這多種寫法,下表是其他可見的變化 :



語文 - 怎樣閱讀理解

學習語文如英語,可分為聽講和讀寫,各有不同的學習和答題方法,而閱讀理解為讀寫之基本部份,怎樣才能處理好閱讀理解?

大致可分為理解和作答兩部份,有些家長誤以為孩子在理解文章方面沒有問題,只在答題上出錯,至使成績低落,實際理解為答題之先決基礎和重要元素,應多加了解和練習。

理解文章 - 有三個基本步驟:語句理解,文章結構,概括段落中心意思。

語句理解 –

應不介懷不認識生字詞語,無論平常多麼努力溫習,生字總會出現在整篇文章中,這時應理解出現生字句子的環境意思,結合段落的中心思想內容、背景資料,從上文下理中作出推斷。

只要平時養成以正確方法多閱讀的習慣,考試測驗中出現生字詞語的數目必大為降低。

文章結構 –

凡文章皆有段落、層次。文章的首段多是整篇的中心思想宣示;風格、基調的奠立。

中間段落發揮著銜接、轉承、呼應之功。每一段落皆有一個相對獨立的思想,或承接前段,或在下段延伸,造成層次的效果。

應理解作者的思路、表達技巧和段落間思想的變化。

概括段落中心意思 –

根據每段落不同的特點,概括大意,如能找出該段的中心句子,就把它劃出來。

如沒有發現中心句,那就要把段中的意思進行概括,用自己的文字簡明的寫下來。

如果段中有幾個意思,並有主次之分,可以選取主要的,略去次要的。 如果段中的幾個意思是同樣重要的,那就把它們聯結、歸納出一個主要意思。

如果段中的幾個意思是逐層深入的,那就選用作者最后歸納的意思。

再者,抓緊重要的關鍵詞句並劃下記號,關鍵詞句可以是名詞、動詞、形容詞或其他詞語,並多次在文章中重覆出現。

有些文章,例如議論文會把中心意思在標題或首段直接告訴讀者。但其他類形的文章多沒有直接寫明中心意思,這亦多是隨後的問題所在,需要學生理解和作答。

正如以上所述,各段落中的點題句、關鍵句多是該段的含意,自已用簡單的文字將這些連接起來,就是全文的拙要。

答題書寫 - 文不對題,詞不達意,甚至用詞不當,使考官誤解答案的句子,都是常見的錯誤。改善方法可簡單分為詞語運用,文法和句子結構。

詞語運用 –

當然使用英語詞彙,不要中式英語,常用和簡單的詞彙能使人易於明白,亦避免出錯和使人誤解整個答案的含意。除了關𨫡詞語外,用字越簡單越好。

文法 –

動詞時態在英語中十分重要,錯誤的動詞時態可改變整句的意思,使用準確的動詞時態能清楚表達你的答案。

句子結構 –

正確的文法,簡單的句子結構,不致使人誤解你的答案。如果答案超過壹句,要善用句號,切忌於兩句完整句子中用豆號分隔,答案不要含糊不清,需要層次和流暢。

最後一提是在練習閱讀時,嘗試不要用口誦讀,要用眼,用心默讀,不要因生字詞語停下默讀,嘗試理解全句、全段的意思。





幼 兒 何 時 和 怎 樣 練 習 加 法

父母教導孩子學習數學,多是從基本概念開始。先認識物件大小、形狀、顏色、多少等,繼而便是唱數123456….,與此同時,亦應同時透過數數物件,認知數字所表達數量的含義。

三至四歲的幼兒如能背唱數字超過20 ,便可開始學習加法,但這年齡孩子靜下來的專注力,一般不會太長,大約十多二十分鐘,而說教式的教學又太沉悶,不能收效。

父母宜運用生活中的實物來展示這加法的概念:兩組數量結合起來變為一組,宜因地取材,因時制宜,不應拘泥於必定要坐下來學習。加法的練習亦可透過遊戲方式來進行,以增進他們學習的興趣。

首先要明白,無論多大、多繁複的數量相加,都離不開最基本的加法:兩組0至9的數字相加。如果孩子能流利唱出0至18,便可進行下述的訓練。

兩組0至9的數字加法:

例如5+7 ,先揀選小的數字,即是5 。先豎起5 隻手指,繼而逐隻手指放下,並開始由7 之後唱數,放下第一隻手指唱8 ,放下第二隻手指唱9 ,放下第三隻手指唱10 ,放下第四隻手指唱11 ,放下第五隻 (最後一隻) 手指唱12 ,便得到答案。

學習這方法不算困難,但難在於要不斷重復練習,直至純熟。小孩子被要求坐下來,對著數字練習實在是一件苦事,因此以孩子喜愛的遊戲來練習更能收效,在遊戲的過程中,加數的能力得到發展並逐漸變得純熟。

遊戲提議 - 跳棋:

可以是不同種類,只要一塊棋盤,有起點、終點,中間內分100格,可以是不同的背景、比賽場地,內裡有獎、罰,以先到達終點為勝利,另要兩粒骰子,初次玩耍時,以一粒骰子開始,待產生興趣和熟習遊戲後,便可以兩粒骰子進行。

唱數 (1至100) 和加數練習嘗試用上述方法,將兩粒骰子的數目相加,並在棋盤上唱數前進,沒有孩子不喜歡玩耍的,遊戲的成效一定比坐下來對著數字好。



幼 兒 怎 樣 練 習 減 數

幼兒啟蒙學習加減法,手指之運用為各人必經之階段,前文論及加法之學習,以唱數為根本,實則減法亦以此為基礎。

減法手指運用,10以內之減法基本可以"放低手指"來運算,一點難度也沒有,例: 10 – 2 = ? 先行豎起10隻手指,收埋(放下)2隻手指,跟著數一數餘下的手指,當然是8隻手指,但如果被減數超過10,例: 12 – 8 = ? 就要有適當方法。

(1)順序唱數熟練者,基本由1至20,甚而1至100,坊間多授以此法,例: 12 – 8 = ? 先收起全部手指,伸出雙拳,辨別被減數(數目較大者)為12,而減數(數目較小者)為8,繼而以減數(數目較小者)後之數字開始唱數,在此例即是9,而每一次唱數伴之以豎起一指,即唱9時豎起一指,繼而唱10時再豎起第二隻手指,唱11時再豎起第三隻手指,唱至被減數(數目較大者)12時再豎起第四隻手指,便停下來數一數豎起手指的數目,便可知12 – 8 = ? 的答案為 4。此法及前文所述之加法為幼兒所學時,必須以直式及橫式相教方能成效,兼且亦會觸及"個位"、"十位"及"唔夠減",需要"借位"等問題,此法作為在心算運用上亦有盲點,例如答案大於10時就不能應用,例如: 23 –4 = ? 此時便要使用另一方法,它能以手指解決23 –4 = ? 或前述之 12 – 8 = ?

(2) 指算法計算二位減一位(退位)減數,如果幼兒已能寫出直式和橫式,可用此法,例如: 12 –8 = ? 先行寫出其橫式,繼而將橫式抄寫成直式,並教導幼兒先豎起十隻手指,然後由"被減數"的個位, 即 "12" 的 "2"後之順序數字開始唱數,在此即是3,一邊唱3時,一邊收起第一隻手指,繼績唱4時,收起第二隻手指,唱5時,收起第三隻手指,唱6時,收起第四隻手指,唱7時,收起第五隻手指,唱8這減數(數目較小者)時,收起第六隻手指,這時應指導兒童手指算法該完成,並認識數出剩餘的手指數量 "4"便是答案。在直式的減數(數目較小者) "8" 之下寫上答案 "4",再者在橫式亦寫上答案 "4"。此法使用紙上書寫的直式和橫式,故不存在盲點。

(3)倒序唱數熟練者,能由100倒數至1,宜練習Anna's method,此法於面試時,作為應答減法之心算可起效用,數學上之邏輯亦簡單正確,例如: 23 –4 = ? 先收起全部手指,伸出雙拳,辨別被減數(數目較大者)為23,而減數(數目較小者)為4,此時以被減數之緊接倒數即22開始唱數,並豎起第一隻手指,繼而唱21時豎起第二隻手指,唱20時豎起第三隻手指,唱19時豎起第四隻手指,而23 –4 = ?之答案便是19,此方法實較第一段所述之較為全面,但首要條件為倒序唱數之熟練。



以下是轉載自其他雜誌,關於幼兒數理的文章:

數理邏輯的能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起初是在幼兒日常生活裡慢慢透過教導而𢦓的。從2~3歲時教起,首先認識物與物之間的關係,也就是多、少、大、小。父母可配合幼兒的發展能力,活用玩具或圖畫書,引用生活中的實用教導,陪著它唸簡單的數字,在輕鬆自在的遊戲氣氛中,讓幼兒對數字產生好感。父母可配合幼兒的能力,用生活中的實用教材,圖書或玩具,在輕鬆自在的遊戲中,讓幼兒對數學產生好感,拼圖、配對遊戲、可堆疊式玩具等等,能幫助孩子發展知覺和記憶能力,而這些能力 - 對符號、概念的認知與養成,日後將成為孩子邏輯思考能力的基礎。

對於就讀小學的孩子,首先父母應解釋加法就是合起來,減法即為拿走,乘法則為重複出現及除法就是平均分給。只要清楚「位數」關係及概念,孩子總是較易理解加算,然而到了減算時,當一個數不夠減的時候,孩子則且需要較長的思考時間。

十進制是我們在數概念的學習中,很重要的一環。

(1)將量符號化

  任數算每一位數的量時,都是由1的量累加的,例如:個位數8,即由八個1所累加,孩子數了八個1,能否正即理解是8,亦即將八個l的量,以符號8來表示。

(2)了解10的合成與分解

  加算、乘算是屬於合成的概念練習,而減算、除算則是分解的概念練習。當孩子在任何運算中,遇到瓶頸時,可讓孩子回到以10為基礎的運算,再加強其合成與分解的概念。換句話說,10以內的運算概念是其他複雜運算的基礎,亦是孩子最起碼要理解的概念。

(3)驗算習慣的建立

  數學的運算,除了清晰的理解外,驗算是幫助數學學習達到精確性的重要關鍵,因此,在每一次練習之後,務必引導孩子如何檢查,並且驗算,以確立習慣的養成。

位數:孩子必須清楚認識個位(1)、十位 (10)、百位(100)、千位(1000),還要清楚每一位數之間的關係,要知道十個1成為一個10,十個10成為一個100,一個100可以換成十個10,一個10可以換成十個1,如此在加算時,便可以了解如何進位,在減算知道不夠減時要借位。

運算:在加算時,是將兩個數或多個數合起來,而且要從個位數開始,減算是將一個數拿走一部分,也是必須從個位數著手。

進位、借位:如果孩子還是對進位或借位不清楚,可以多做以下的練習

  10的合成-即讓孩子了解如何可以造成10 (如:8+2,3+7,4+6等)

  100的合成-了解100是怎麼來的(如:80+20,30+70,40+60等)

  1000的合成-知道1000是如何造成(如:800+200,300+700,400+600等)

  結合1、10、100、1000的練習,從個位1不斷累加至9,然後問9再多1是多少?則為10,即可進入十位。從1個10累加至9個10,則問9個10再多1個1O是多少?則為100,即可進入百位。從1個100累加至9個100,再多個100是多少?即進入千位。

不斷地嘗試如此的練習,將可幫助孩子跳過進、退位的瓶頸。

在學齡前的數學學習裡,十進制概念的建立,可以說是未來運算學習的重要關鍵。

孩子或許已經清楚每一個位數,如:個位、十位、百位、千位,但是,我們必須仔細觀察,孩子能否清楚「9再多1就進位」。

每一位數代表的符號,孩子是絕對理解,如:1、10、100、1000,但是當每個位數的數量超過1的時候,孩子則需要較多的時間來思考,例如:八個1時,孩子心裡要將八個l劃上等號=8,八個10=80,八個100=800等,然後還要將心裡理解後的數寫出來。這是孩子最需要時間學習的地方,因此,必須提供充分的練習,讓孩子獲得經驗,建立概念。

首先,孩子要清楚「四則運算」的意義:

加算-將兩個數或多個數「合起來」;

減算-將一個數「拿走」一部份;

乘算-將一個數「重複」出現一定的次數

除算-將一個數「平均分給」或「公平分享」。

  其次,在不同運算中,「位數」改變的方法和名稱,應是孩子要了解的。

加算有「不進位」和「進位」的方法,從個位數算起,9再多l則進位;

減算也有「不借位」和「借位」,個位數不夠拿走時;必須向十位數「借」;

乘算同加算;除算則有「不退位」和「退位」,必須由最高位數開始「分給」,分配之後如果有剩下的,則「退」至前一位數再分配。

告訴孩子,乘算的意思是:將一個數量「重複」出現一定的次數

除算練習-不退位

如:66/2

告訴孩子,除算的意思是將一數量「平均分給」數等份,且每一份都是一樣多。

將被除數66排列於桌上。

另放置二個「除法小人」代表二等份。

開始平均分給二個「除法小人」,並且告訴孩子,分給時,必須以最高位數先分給。如題目66,即先從十位數6開始分,然後再分個位數6。

數算每一「除法小人」所得是否相同,並數算所得數量,即為答案33。

檢查計算過程,並驗算(將二等份的數量相加,即得 66)。

請孩子按不同位數,分別以綠色、藍色彩色筆寫下答案。

依孩子意願,可再多練習。

除算練習-退位

如:78/3

將被除數78 排列於桌上。

另放置三個「除法小人」,代表三等份。

開始分給三個「除法小人」。

先從「十位數」分給。當每一「除法小人」相同分得二個10後,十位數還剩一個10。此時,告訴孩子,一個10不夠分給三個人,我們必須將這個10退到個位數,也就是換成十個l放入個位數,一起分給。

分配個位數18的量,直到分完為止,並確定每一等份都一樣多,即為答案26。

檢查計算過程,並驗算(將三等份的數量相加,即得78)。

請孩子按不同位數,分別以綠色、藍色彩色筆寫下答案。

依孩子意願,再多練習。

網 站 連 結 與 下 載 :

教與學資訊庫.....內有各科各級多媒體教案下載。

教育城 之資源中心.....內有各科各級。

教案下載 - 數學,語文.....數學加減乘除的練習、教案,國字與部首等。

學習加油站 - 中文、數學、自然、音樂、資訊教育之教材練習.....連結台灣中小學學科教材、練習。

BBC Online School Games for K2 or above.....The Little Animals Activity Centre - Reading, Addition & Substraction, Puzzle, Music, Making Things。

BBC Online School Games for Kids before kindergarten.....Play the game - Dartboard, Ment the number square, Find the number, Find one more, Snakes & ladders, Test the toad。

Learn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Learn English grammar, vocabulary, tenses, verbs and speaking with games and test. Useful links to other web sites of 'Learn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English’

Guide to Grammar and Writing.....Miscellaneous notes for grammatical rules and explanations, comments on style, and usage suggestions in composition

Free download English teaching material and lesson plans

English Exercise Online.....This site gives you free access to interactive quizzes and exercises, ready-to-use handouts, lesson ideas


主頁



Counter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