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王 Lion King, The

資料:

製作人: Walt Disney Theatrical Productions

作曲: Elton John

作詞: Tim Rice

作曲(附加): Lebo M, Mark Mancina, Jay Rifkin, Julie Taymor, Hans Zimmer

原著: Roger Allers, Irene Mecchi

轉型: Irene Mecchi, Jonathan Roberts, Linda Woolverton

背景: Richard Hudson

服裝: Julie Taymor

燈光: Donald Holder

面具及木偶: Julie Taymor, Michael Curry

聲效: Tony Meola

髮型化妝: Michael Ward

選角: Jay Binder

技術: David Benken

舞台: Jeff Lee

宣傳: Boneau/Bryan-Brown

音樂指導: Joseph Church

編曲: Robert Elhai, David Metzger, Bruce Fowler

音樂協調: Michael Keller

劇樂: Mark Mancina

合作音樂製作: Robert Elhai

聲樂編排、聲部長: Lebo M

編舞: Garth Fagan

導演: Julie Taymor

 

簡介:

迪士尼公司把卡通搬上舞台又一成功例子。自從迪士尼把"美女與野獸"成功搬上舞台並獲得廣大的觀眾支持後,便野心勃勃的想把自己電影動畫之中票房最高的傑作"獅子王"也一併將之製作。跟"美女與野獸"不同的是,因為"獅子王"中的角色壓根兒便沒有"人",化妝、服裝以及模擬出所有動物的正確比例便成為了整套音樂劇的最大阻力。跟傳統音樂劇不同,此劇的名星不是裡面的人物角色,又或是作曲的流行音樂界巨擎Elton John又或作詞家Tim Rice,而是身兼導演及設計兩個此劇賣點的職務的Julie Taymor。她成功的引入了木偶、面具,以及形象百變的服裝來把整個非洲草原搬上百老匯,此舉堪稱百老匯設計史上的里程碑。

這個當然還得靠由迪士尼在後面以極大財力支持才成為事。這套音樂劇一出便推翻了百老匯原有的多種規矩,不管是設計、化妝、音響、曲風、舞蹈,對觀眾來講無一不是耳目一新,當年直把同樣是由大公司製作亦是極為出色的正統音樂劇"散拍歲月"於東尼獎擊敗成為當年的大贏家。曾經參演此劇的演員有如:Max Casella、Heather Headley、Geoff Hoyle、Tsidii Le Loka、Lebo M、Jason Raize、Samuel E. Wright、Tom Hewitt、Derek Smith等等。此劇由於是合家歡式的音樂劇,所以基本上除了史加一角以外,其餘演員的演技其實都不大有難度,倒是要控制好面具裡面的機關以及怎樣透過它們演繹角色才是難度高之處。時至今日,此劇的票房收益已經遠超電影所賺的錢。

 

故事:

第一幕

一開始猿猴拉菲奇出場,和其他動物一起宣佈自然的定律,同時為獅子王子辛巴的誕生而慶祝。("Circle Of Life")獅子王木法沙及其妻莎拉碧並沒有見到木法沙之弟史加,他十分妒忌辛巴搶走了他的王位。各動物讚頌這片大地。("Grasslands Chant")

辛巴長大了,木法沙一天向他展示國土,並叫辛巴不能去陽光照不到的地方。木法沙的顧問沙祖向他報告。("Morning Report")母獅們出外狩獵,("The Lioness Hunt") 辛巴找他最好的朋友娜娜要去史加暗示的大象墳墓玩,途中他們和沙祖爭持,辛巴認為自己會是一個好皇帝。("I Just Can't Wait to be King")可是他們把沙祖撇掉後卻遇到了土狼們的襲擊。("Chow Down")還好沙祖找到木法沙把他們救了。木法沙責備辛巴不應違背他意思,並向他授了一課。("They Live in You")

史加發覺到土狼可利用之處,拉攏他們要殺死木法沙。("Be Brepared")計劃成功,辛巴把木法沙的死看成自己的過錯,離開了獅群。("The Stampede")史加宣稱木法沙和辛巴已死,他名正言順當上了獅子王,他引入了土狼,並讓母獅為他們獵食。拉菲奇對此十分傷心。("Rafiki Mourns")至於辛巴則被被同伴視為異類而離開自立生活的蒙貓丁滿和疣豬彭彭在沙漠救起。他們向辛巴教授他們的樂觀主義並叫他把煩惱拋去一邊和他們一起生活。辛巴就在這段無憂無慮的日子裡成長成一隻雄獅。("Hakuna Matata")

第二幕

開幕曲("One by One")後,我們回到獅子群中。史加把王國治理得很差,因為要幫土狼結果過度開採。他問沙祖他有什麼比不上木法沙,沙祖說了一大堆例子後史加把原因決定是因為他缺乏個皇后。他看中了娜娜。("The Madness of King Scar")娜娜不想,便唯有逃走。("Shadowland")另一邊廂,辛巴依然是十分優悠,和朋友丁滿和彭彭一起過得很開心。("The Lion Sleeps Tonight")可其實他仍然很掛念木法沙。("Endless Night")

娜娜和辛巴相遇,重逢後二者都很高興,並同時知道愛上了對方。丁滿和彭彭這時才知道辛巴是獅子王子亦知辛巴將會回去,不禁黯然。("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可是,辛巴卻不想回去面對,拉菲奇重新喚起木法沙所授的道理。("He Lives in You (Reprise)")辛巴終於下定決心,娜娜、丁滿、彭彭也回去協助辛巴。最後一輪激戰辛巴把史加打敗。("Simba Confronts Scar")史加結果因出爾反爾葬身於土狼口中。

辛巴重新登上王位,生命繼續,生生不息。("King of Pride Rock/Circle of Life (Reprise)")

[附加資料: Be Prepared一曲原有三節,於卡通減去一節。]

[附加資料: Hakuna Matata一曲原有兩節,於卡通減去一節。]

[附加資料: 原有一曲Warthog Rhapsody是首好歌,於卡通省去。]

 

紀錄:

1998年東尼獎

最佳音樂劇、最佳導演、最佳背景、最佳編舞、最佳燈光、最佳服裝

1998年Drama Desk獎

最佳導演、最佳編舞、最佳女主角: Tsidii Le Loka (拉菲奇)、最佳背景、最佳服裝、最佳燈光、最佳木偶設計、最佳聲效

1998年外圍影評獎

最佳導演、最佳編舞、最佳女主角: Tsidii Le Loka (拉菲奇)、最佳背景、最佳服裝、最佳燈光

1998年Drama League獎

最佳導演、最佳編舞

1998年紐約影評獎

最佳音樂劇

1998年Theatre World獎

出色演員: Max Casella (丁滿)

1998年格林美獎

最佳音樂劇唱片

1999年倫敦劇評獎

最佳設計

2000年奧利佛獎

最佳編舞、最佳服裝

2000年倫敦劇評獎

最佳音樂劇

2000年洛杉磯劇評獎

最佳服裝、最佳燈光

 

唱片:

香港恐怕很難找,我的也是外國訂的。不過卡通片的原聲,以及附加唱片、特別版都能在香港找得到。可惜在百老匯版中沙祖和史加都唱得不太好。除卻這個版本大概還有日文版一個、2002年漢堡版及2004年荷蘭版。

 

觀感:

實際上就看這套音樂劇當然已經十分有趣,然而作為原創主義者筆者也建議大家看看卡通片;第二集和第三集其實都很不錯看哦。就以1998年兩套最熱門的音樂劇"散拍歲月"和"獅子王"來講其實筆者還是較傾向前者,畢竟對比劇本、音樂二者還是前者較為優勝。之不過百老匯劇場所重視除了此兩者外還有其他像設計跟編舞兩大元素,"獅子王"的革新和嘗試在之前都是聞所未聞的,亦實在值得獲得掌聲及榮譽。挺可惜的是,迪士尼打這之後的製作一味講求炫人的技術和精采的效果,已鮮有講求革新和劇本的音樂劇了。

 

推薦曲目:

Circle of Life: 大合唱,全劇最終主題,以極正面帶出中性主題的例子。
I Just Can't Wait to be King: 童聲領唱,輕鬆而充滿活力的曲子。
They Live in You: 男聲獨唱,全劇的第二主題,是第二集動畫中選出的曲子。
Be Prepared: 男聲獨唱,帶劇場效果的曲目,全劇唯一較有智慧的填詞。
The Madness of King Scar: 男聲合唱,全劇之中較為劇場化的曲子,也有多少搞笑成份。
The Lion Sleeps Tonight: 男聲獨唱,有點有趣的是唱這首曲子的不是劇中人物,音樂亦有是過場作用,卻可能是全劇最舒服的曲目。
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 男女合唱,奧斯卡得獎歌曲,不用多介紹了吧?

 

數字:

百老匯首演: 1997年11月13日 - 現在
上演場數: 5621 (截至2011年5月29日)
動畫首映: 1994年6月15日
個人評分: 7.5

 

劇照:

 

回到G-L的音樂劇 回到音樂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