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療按壓穴位

利用穴位治療打通經脈,令身心同時獲得治療。

足療 失眠症

失眠其實是一種病症,又名[失眠神經症];現今社會,人們生活節奏急速,精神壓力大,身心不安而導致失眠的人,亦隨之而大增。患者因幾乎沒有睡眠而影響日常之工作,及因此而導致體虛氣弱,所以實在不能忽視。

足部特徵:

  • 拇趾會萎縮。
  • 小趾細硬及彎曲,小趾至腳跟的膀胱經鬆弛。
  • 神經質的人其腳掌十分薄。

治療重點:

  • 要使腳趾鬆弛,則要用力地去按壓,並轉動腳踝以促進血液循環,腦部血液亦會較為流暢,幫助入睡。
  • 要經常按摩拇趾、腳底及小趾到腳跟的外緣。
  • 若腳背肉薄及骨骼浮出者,必須經常磨練,如因神經過敏而無法入睡者,可經常搓揉拇趾及第四趾。

除此之外,亦可按天柱,風池等穴位、使脖子放鬆,促進血液循環。

足療 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的發生,是當空氣一起進入鼻子的異物,通過鼻黏膜被吸收昤,與異物對抗的物質 (稱為抗體) 在體內形成。具有抗體的身體,在異物進入身體時,抗體與異物產生反應,刺激鼻黏膜,於是引起敏感及疾病的形成。

治療重點:

  • 治療過敏性鼻炎,抑制其發作,必須先治療過敏體質。
  • 要刺激胃經的厲兌穴和腎經的湧泉穴。
  • 在腳的第二趾指甲生長處外側的厲兌穴,進行按壓,可使鼻子周邊的血液循環順暢,去除鼻子發癢現象。
  • 湧泉穴是刺激副腎的穴位,副腎皮膚分秘的荷爾蒙,對於過敏性疾病特別有效,當荷爾蒙旺盛產生時,就能改善過敏體質。

足療 高血壓

高血壓大多是原因不明的原發性疾病,如體質過胖、食鹽攝取過多或精神壓力過大者都容易引起高血壓。世界衛生組織對高血壓的定義是收縮壓高於160以上;舒張壓高於95以上。高血壓持續時會演變成動脈硬化,心肌梗塞,嚴重者更會引起腦中風。

治療高血壓,要使身體細小血管的血液循環順暢,血壓才會逐漸下降、穩定。因此要很有耐性地揉捏,刺激湧泉穴及至陰穴,穩定血壓的經絡。同時也應多做運動,減輕精神壓力及多作休息,配合足底按摩,可有效用地促進健康機能。

足療 胃潰瘍

胃潰瘍是忙碌的上班一族常見的疾病之一。胃潰瘍的原因,壓力大、過於暴飲暴食、疲勞堆積在體內使身體衰弱。

胃潰瘍的主要症狀

胃痛及出血,但不會有強烈疼痛,大多發生在飯後不久時,也會有胃灼熱、胃酸過多、噁心、容易疲倦等症狀。

治療重點:

臨泣穴是治療胃潰瘍的穴道。它是在腳的第四趾與第五趾之間。腳趾豎立,腳背往上時在骨間處。腳趾豎立按此處時會非常疼痛。它能抑制胃酸過多,保護胃免受胃酸之害。

公孫穴是調整腸胃功能相當有效的穴道。用手指按壓腳的內緣、腳底心前心,腸胃就能發揮穩定的功能。

足療 肌肉收縮性頭痛

肌肉收縮性頭痛,就是慢性頭痛,因精神壓力過度疲勞等引起。也可能因眼睛疲勞、鼻子疾病、肩膀酸痛等原因引起。疼痛會發生在額頭太陽穴頭的兩邊等處,是一種持續緊縮的疼痛,有頭重重的感覺。大多數的頭痛都屬於這類。

治療方法:

治療肌肉收縮性頭痛,要刺激腳的第一趾內側和第二趾指甲生長處外側的厲兌穴。首先將五根牙籤用橡皮圈綁成一束,用這個輕輕敲打第一趾的趾內二十次。接下來輕輕敲打第二趾的厲兌穴二十次。這種肌肉收縮性頭痛引起時,除了精神上的壓力外,大多也會有胃腸或肝臟疲勞的情形,而宿醉時也會引起這裡的疼痛。

足療 之 手腳冰冷症

手腳冰冷症是因自律神經的功能調節不順暢,血管變細所引起。腳趾和膝蓋,肩膀和手指等是運動較多的關節部位,因脂肪少,熱容被散失,而且也是血管較少的部位,所以是較易感到發冷的部位。

治療方法:

治療手腳冷,就要剌激膀經的至陰和腎經的湧泉。只要給予至陰和湧泉溫暖的剌激,就能幫助膀胱和腎的功能,保護身體免於受冷。腳趾和腰冷得受不了時,要對至陰及湧泉進行溫灸。至陰位於腳第五趾指甲生長處的外側。湧泉則在腳底中央靠近腳趾處,將腳趾全部彎曲時,在腳底所形成的人字形皺紋的中央處。要柔和捏每根腳趾,這樣腳就會感到溫暖了。

足療 焦躁

焦躁是因身心疲憊不堪時,還要面對種種問題,而沒法隨心所欲的時候,整個人便容易變得脾氣暴躁,感到不安.這便稱為焦躁。

治療方法:

我們可以從身體內部(肝經的行間穴)來治療焦躁,因為肝經是掌管人類意志與感情的經絡,當肝經異常時身心就容易變得焦躁。 行間穴位於腳底的第一、二趾之根部。用拇指按住趾腹,食指按住腳趾內側,像挾住腳趾般揉捏該處。此外,刺激腳底中央的腎臟區穴道,也能促進血液的新陳代謝。如感到輕微痛楚效果更為顯著。當血液能循環運作,身體自然能放鬆,在精神充裕時,自然不再焦躁不安了。

足療 頭昏眼花

頭昏眼花的原因是因為身體用來平衡的器官出現問題所致。耳朵裡的內耳就是掌管人體平衡的主要器之一,當耳水不平衡時就會感到頭昏眼花。還會出現耳嗚、噁心、嘔吐的現象。

治療方法:

要治療此症,在循環全身的十二經絡中要用到肝經、膽經和膀胱經穴。肝經位於腳趾公中央的大敦,揉捏大敦可使頭內血液循環順暢。膽經跟耳朵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對於頭昏眼花、頭痛,肩膀酸痛是非常有效。而膀胱經位於腳的第五指外則,需慢慢揉捏該處。此外用手揉捏腳第四指外則之竅陰穴,效果更為顯著。

足療 喉嚨異常

喉嚨異常時,有些人會覺得像有魚骨刺在喉嚨裡,或覺得有痰卡在喉嚨般,通常感覺因人而異。

喉嚨是空氣與食物的主要通道。在我們日常呼吸時,空氣會不斷通過、進食食物時亦同樣。而口中的唾液、眼淚、鼻涕亦在不知不覺間通過此處。因常有東西通過,所以一旦感到不適,就易造成神經質異常。

治療方法:

治療喉嚨不適可透過然谷穴,此穴自古以來亦是治療喉嚨不適最有效的穴道。然谷在腳底中心的內側,骨的下緣。開始時用力將拇指按壓在骨的下緣。當喉嚨異常時會感到特別疼痛,有時候甚至會痛到令人受不了。遇上這情形時就改以較輕力慢慢地像劃圓般揉捏,等疼痛緩和後再加點力按壓。除了刺激然谷外,在每根腳趾與腳踝處慢慢轉動使其放鬆,關節變得柔軟。這對治療喉嚨異常亦有很大幫助。

足療 腰痛

腰痛原因和症狀各有不同,包括腰椎盤突出、肌膜症、脊椎骨質疏鬆、分離、滑脫症、脊髓和脊椎腫瘤、內臟疾病等所引起的。

腰痛原因有很多,輕微的話,身體前屈後屈時,會感到疼痛。嚴重的話,想灣腰拿東西或翻身時,會出現嚴重發麻般的腰痛。疼痛是因為肌肉發炎以及硬縮而引起的。

治療方法:

治療腰痛可刺激腳的穴道《申脈和臨泣》,申脈在足外踝下方,手指按壓筋的疼痛處。而臨泣在腳背靠小趾處,第四趾、第五趾根部之間,用手指按壓,朝向外踝方向前進時,碰到骨頭按壓之疼痛到處,反覆按十次。每根腳趾都要揉捏,盡早去除腳趾的疲勞和養成身體放鬆的習慣,去除腰痛,使腰回覆元氣。

足療 生理痛

生理痛在思春期較少出現,到了接近十八歲前後的青春期真正的性周期出現時才開始。生理痛的原因是荷爾蒙的平衡失調,荷爾蒙性的過敏、自律神經失調等,中年後的生理痛則可能是子宮內膜症。

治療方法:

治療生理痛要用到照海及三陰交穴道,兩者同被用來治療婦科患者。照海是腎經的穴道,位於內踝下方拇指寬度的長度。三陰交是脾經的穴道位於內踝的上方,約食指到小指的寬度(9公分)上方脛骨後緣處。用力按壓會覺疼痛,均是治療婦女病最有名的穴道也是治療生理痛不可或缺的穴道。

平常就刺激三陰交和照海,不僅能消除劇烈的生理痛,還能從焦躁、身體倦怠等伴隨生理而來的不快症狀中解放出來

足療 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是因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太過肥膩的食物或是吃得過量所引致,而在胸窩部位有不消化的膨脹感。長久持續,會有胃下垂、胃功能不佳、十二指腸潰瘍、膽囊和肝臟的病變。拇趾根部膨脹,指尖無力,第二、三趾僵硬並呈胡瓜型,而且拇趾根部背有繭產生,同時腳底中央胃的穴道會有硬塊出現。

治療方法:

要使腳趾鬆弛,則要用力地去按壓,並動腳踝以促進血液循環,腦部血液亦會較為流暢,幫助入睡。及要經常按摩拇趾、腳底及小趾到腳跟的外緣。若腳背肉薄及骨骼浮出者,必須經常磨練,如因神經過敏而無法入睡者,可經常搓揉拇趾及第四趾。除此之外,亦可按天柱、風池等穴位,使脖子放鬆,促進血液循環,使更易入睡。

足療 耳嗚

耳嗚是指由耳朵聽到一些不明所以的聲音,像嚜或是咯的聲音,還有嘰或鏗的高音,有時或會聽到血管跳動的聲音。有時齊天都會聽到,有的偶爾聽到,或是安靜時才聽得到。東方醫學認為耳與腎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指出腎是儲存得自父母的精氣的場所,腎若衰弱則會引起耳嗚。

治療方法:

要治療耳嗚,改善衰弱的腎非常重要。腎臟恢復元氣之後就會消除疲勞,耳朵發揮正常功能。要刺激腳第四及第五趾的根部,及與腎有關的湧泉穴。方法是首先用手指抓住第四趾,然後慢慢地轉動腳趾,接著以同樣方法按壓第五趾。刺激完這個耳反應點後,應該再刺激位於腳底中央稍微靠近腳趾的陷入處,這就是湧泉穴,用力按壓會覺得非常舒服。每天依照以上方法進行一次,耳嗚就會逐漸消失。

足療 眼睛疲勞

眼睛疲勞是指眼睛中對事物距離調節機能開始疲憊,看東西開始感到模糊、眼睛乾澀、太陽穴疼痛、頭痛、後脖頸及肩膀酸痛現象。主要原因是眼睛看東西時,首先要使眼睛周圍的眼肌調整好與東西的距離,為了對好焦距會不斷地產生變化。

治療方法:

要治療眼睛疲勞,就要刺激肝經、腎經、膽經、膀胱經的穴道。眼為肝之官,是屬於肝的器官,由此可見肝經的大敦穴是治療眼睛疲勞的重要穴道。大敦位於腳第一趾指甲生長處的中央。用手揉捏、按壓大敦,能消除眼睛疲勞,使主意力集中。另外可用牙籤稍微用力地戳,刺激腳第二指甲生長處外側的厲兌穴,同樣可以治療眼睛疲勞及眼屎。而要消除因為眼睛疲勞所帶來的頭痛和肩膀酸痛,要用牙籤輕輕敲打第四趾甲和第五趾甲處外側的竅陰穴和至陰穴。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