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9月 大 事

2004/9/30 日本東京都教育委員會近日要求各官立學校校長向教師下達指示,「應正確適當地教導學生」在學校活動中齊唱國歌《君之代》,不服從者將受處分 。
2004/9/29 新任日本防衛廳長官大野功統表示,「按照國際法的規定,日本自衛隊可以參加國際性的集體防禦,例如派兵到伊拉克或阿富汗。但日本政府長期以來持這樣的觀點,那就是由於受到和平憲法的限制,日本雖擁有派兵的權利,卻不能付諸實施。所幸的是,現在議會上院和下院都成立了憲法研究委員會,他們會討論這個問題,以澄清日本不僅擁有而且可以執行派兵參加集體防禦的權利。」
2004/9/29

劉宗根等4名中國苦役勞工和2名受害者遺屬控告日本政府和日本冶金工業公司一案,原告與日本冶金工業公司在大阪高等法院達成和解。日本冶金工業公司沒有向原告謝罪,但須賠償2100萬日元。原告與日本政府之間的訴訟則繼續。

2004/9/29

日本在野的「維新政黨‧新風」和若干民間團體,在東京發起的第三屆「反中共日」示威遊行,沿途高呼「打倒中國共產黨」、「消滅中華霸權主義」、「日中斷交」等口號。

大會宣言指,發起今次遊行的示威者,都是繼承當年協助孫中山革命救國運動的日本人頭山滿遺志,均沒有憎惡中國的意思,反而是希望與中國永久和好,可是日中友好對像絕非奉行共產主義的中共。

2004/9/28 日本新外相町村信孝稱,「日本首相拜祭戰爭死者,向他們發誓日本會盡最大努力維持世界和平,這是自然不過的事。」他又說,「日本人認為所有死者都將成為神,而中國人認為壞人即使在死後也是邪惡的……日本人不太能理解中方的立場。」
2004/9/27 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改組內閣,前文部大臣町村信孝接任外相。據日本《世界》雜誌報道,町村信孝任文部大臣時曾施壓要求出版社篡改教科書,掩飾日軍暴行。
2004/9/25

04年9月13日,吉林延吉市藍天磚廠工人在推土時發現70餘枚疑似毒氣彈;期後陸續掘出更多毒氣彈,至25日總共發現110餘枚。經專家確定,毒氣彈為日本遺華化武,屬窒息型,彈主要成份是二丙氯砷和二丙氫砷。

2004/9/21 印度、日本、巴西和德國發表聯合聲明,承諾互相支持爭取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2004/9/21 《日本時報》報道,正在編寫的《新防大綱》建議擴充沖繩縣陸上自隊人數至2300人,以應付釣魚台等島嶼的潛在威脅。
2004/9/19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政府決定不在下次國會會期提交可隨時向海外派遣自衛隊的恆久法案。
2004/9/18 包括愛國同盟網、保釣人士等中國民間團體,組成近三十人的抗議隊伍,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署名,舉著「反對參拜靖國神社」、「反對日本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紅色布條,向日本駐中國使館信箱投遞了抗議聲明書。
2004/9/17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小泉純一郎首相的國防政策顧問小組達成共識,提議首次修改日本戰後防衛原則,並有可能廢除限制增強軍備的政策。
2004/9/15 75歲高齡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起訴日本右翼分子的名譽侵權案在南京市玄武區人民法院開始為期兩天的聽證。這是國內首例針對南京大屠殺的跨國訴訟。
2004/9/15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 的一個由十人組成的私人智囊團,將在稍後提交的《防衛計劃大綱》中指稱,從防衛角度來看,應該把中國視為日本的「軍事威脅」。
2004/9/11 據傳媒報道,日本海上保安廳正計劃添購兩艘一千三百噸新型巡防艦艇,艦上除可搭載多艘小型橡皮快艇,還配備遠程強力噴射水槍,以防止保釣船突圍登陸釣魚台。
2004/9/9 中日雙方人員在黑龍江省寧安市軋鋼廠開始挖掘回收遺華化武。據報,寧安軋鋼廠的埋藏點共埋有化學彈等各種武器700餘件。
2004/9/7 就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請求日本明仁天皇在二戰結束60週年紀念日(即2005年8月15日)參拜靖國神社,日本宮內廳副總幹事表示,「如果天皇參拜靖國神社的行為帶有政治傾向,就必須慎重考慮。一般來說,如果天皇以個人名義前往參拜是沒有問題的,就像天皇參觀其它地區一樣。而日本政府也認為,天皇可以代表其本人進行活動。」
2004/8/31 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會見日本財經界領袖時表示,參拜靖國神社是「自己的政治信條,決不會改變」,並聲稱明年以後要繼續參拜神社。
2004/8/27 日本內閣府公佈的2005年度預算要求中,列入了處理侵華日軍遺棄在中國的化學武器的經費,總額為263.72億日元,大約是上一年度的1.5倍。這筆經費將用以在中國吉林省哈爾巴嶺建造一個處理日軍遺棄化學武器的設施。
2004/8/26 由6人組成的日本東京教育委員會決定,明年4月開辦的東京都台東區都立白鷗高校,將採用備受爭議的《新歷史教科書》,成為東京首間使用這本教科書的普通公立學校。由右翼團體扶桑社發行的《新歷史教科書》,是於2001在南韓及中國的反對聲音中獲審定合格。
2004/8/21 據日本《每日新聞》報道,日本政府將撥款3,000億日圓在中國吉林省敦化的哈爾巴林興建一座設施,銷毀日軍遺華的化學武器。該設施與外圍環境隔絕,並利用遙控機械人在設施內挖掘埋藏在地底的化武。起出的化武將移至一個臨時地方儲存,等待運往距離設施4公里的兩座焚化爐銷毀。
2004/8/16 近20名民工前往北京的日本駐華大使館門前遊行示威,抗議日本政要參拜靖國神社。
2004/8/16

據《南京日報》報道,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狀告日本右翼分子松村俊夫、東中野修道侵害名譽權,南京市玄武區人民法院報經最高人民法院,通過外交途徑,將夏淑琴的訴狀副本及聽證、開庭傳票送達給這兩名日本人。

1937年12月13日,夏淑琴全家祖孫9口人中7口慘遭日軍殺害,時年8歲的夏淑琴在身中3刀後,因昏死過去而與4歲的妹妹倖免於難,夏家悲慘的經歷被《拉貝日記》記載下,戰後還作為證據用於南京審判日本戰犯軍事法庭上。可是,,日本右翼分子自由歷史觀會成員松村俊夫和日本亞細亞大學教養部教授東中野修道,分別在自己編著的《對南京大屠殺的大疑問》和《南京大屠殺的徹底檢證》書中,誣陷夏淑琴是南京大屠殺的「假證人」。

2004/8/15

4名日本內閣成員:農林水產大臣龜井善之、經濟產業大臣中川昭一、國家公安委員會委員長小野清子和環境大臣小池百合子參拜靖國神社。在此之前,行政改革擔當大臣金子一義和文部科學大臣河村建夫14日分別參拜靖國神社。金融、經濟財政擔當大臣竹中平藏預定於16日以後參拜。官房長官細田博之、外務大臣川口順子等9名內閣成員表示沒計劃參拜靖國神社。

此外,58名來自「大家都來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之會」的議員,及99名國會議員派出的代表也參拜了靖國神社,其中包括自民黨前幹事長古賀誠、前防衛廳長官瓦力、民主黨前首相羽田孜,及自民黨眾議院黨領袖片山虎之助等人。

2004/8/15 「大家都來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之會」會長、前防衛廳長官瓦力元在參拜靖神社後表示,唯有靖國神社才是參拜的地方,反對公明黨提出的有關建立新的戰沒者悼念設施的建議。
2004/8/10 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表示,今年一月他已參拜過靖國神社,所以今年不準備再次參拜,但明年將繼續參拜。
2004/8/10 13名二戰苦役勞工向日本宮崎地方法院提出訴訟,要求日本政府和三菱材料公司對當年的不法行為,給予總額約1.84億日元的賠償。起訴書說,自1945年2月起,250名被強擄到日本的中國勞工在三菱礦業公司(現三菱材料公司)所屬木真峰礦山從事高強度的勞動,其中有77人病死或被槍殺。13人均來自中國山東省,其中7人是被強制勞動的勞工,另外6人則是受害者的遺屬。
2004/8/8

就亞洲盃決賽結束後,有北京市民襲擊日本使館車輛等行為,富士電視台節目評論員古森義久表示,中方宣稱的「日軍侵華史實」是導致中國民眾反日、討厭日本人的主要原因,如要徹底清除中國的反日情緒,「就要先刪除中國歷史教科書的抗日戰爭史」。一同出席節目的日本外相川口順子說,「在這次的球場反日問題上,日本向中國提出了十多次的抗議。在教科書上,也已經通過日本的一個特別組織,與中國方面進行檢討。對於不恰當的地方,將會提出反對,要求更正。」

2004/8/6 就日本隊於亞洲盃賽後遭中國球迷喝倒彩,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指中國國民水平低,質疑中國人是否有能力主辦奧運會,「近年主辦奧運的國家的國民資質,如果都變成這個樣子,我想許多國家都會感到不快。北京政府應該盡早採取應採的手段(解決這事)啊。」
2004/8/4 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產經新聞》撰文,以《拜託你了,殿下》為題,給日皇的一封公開信,呼籲日皇在明年8月15日參拜靖國神社。石原慎太郎指出,「作為一國元首的日皇,若能夠帶頭參拜靖國神社,就可激發日本的愛國心,整頓士氣。」此外,他還認為「日皇參拜靖國神社更可讓亞洲鄰國拿日本沒辦法,可排除來自外來的批評,使反對日本的聲音趨向沉默。」
2004/8/3 吉林省預防和應急處置日本遺棄化學武器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蔡長清表示,根據中日雙方的儀器投測確定,在敦化市哈爾巴嶺的兩處集中點,現在約埋有70萬枚日軍遺棄的芥子毒氣彈。蔡長清說,日方已承諾出資在中國建廠銷毀武器,但要銷毀70萬枚毒氣彈,估計需要大約10年的時間。
2004/8/3 日本外務省公佈上月發生在中國吉林省敦化市的毒氣事故的調查結果,承認事故是日軍遺留的化學武器所做成。
2004/8/2 日本東京都教育委員會開始為拒絕在典禮上起立演唱國歌《君之代》的教師舉辦訓練課程,要求教師自我反省。
2004/7/30 據國內傳媒報道,當網民在騰訊公司的QQ遊戲中輸入「保釣」、「釣魚島」、「南京大屠殺」等用詞時,就會彈出提示「請文明用語」予以阻攔,惹來網民不滿。事件曝光後,騰訊公司表示會修改,並儘快在www.qq.com推出「保釣」專題。
2004/7/30 在吉林省敦化市蓮花泡林場,有關部門已發現清理出30枚炮彈,包括毒彈24枚,另外還有高榴彈和不明彈藥。
2004/7/27

日本《每日新聞》報道,日本中央大學近現代史教授吉見義明在廣島市立大學教授田中利辛的協助下,從澳洲坎培拉國家檔案館,獲得一份長達四百頁的日本乙丙級戰犯審判記錄文件,首次發現日本戰犯在證供裏詳述曾於一九四四年,以澳洲士兵和荷屬東印度群島士兵試驗氰化物毒氣。

該份文件是澳洲軍方在1948年7月15日於香港審訊日本戰犯時記錄,內容包括英文判詞和戰犯的日文口供。

2004/7/27 外交部亞洲司有關負責人緊急約見日本駐華使館官員,就日本遺棄化學武器給吉林省敦化市兒童造成傷害一事向日方提出了嚴正交涉。
2004/7/23

吉林省敦化市蓮花泡林場,9歲的劉浩和3個小夥伴在村旁的河溝玩耍時,發現淤泥中埋著一枚長約40厘米、直徑約10厘米的橢圓形鐵棒。孩子們拿起一根尖木棍,從頂端紮了進去,木棍拔出來時,帶出的黃色液體甩到了劉浩右腿上,並聞到一股刺鼻的氣味,劉浩用右手擦了擦,右手也沾上了。另一個小夥伴周桐抱起來想往裏看,黃色液體漏到了他的右腿上,氣味似乎更大了,他們將炮彈立著放在了河邊。

第二天劉浩和周桐都覺得被黃色液體沾過的部位開始痛,還出現了水泡。村民們懷疑是中了毒,於是往上反映。 中方醫生診斷為芥子氣和路易氏劑中毒。

2004/7/23

香港《文匯報》報道,據一名中國民間保釣聯合會的成員透露,日前香港《太陽報》所報道的保釣行動,其目的地乃東海海域,而非釣魚台。行動之目的乃抗議日本在東海展開資源調查。

2004/7/21

香港《太陽報》報道,包括張立昆在內的10名保釣人士原定在7月18日自福建三沙鎮出海,前往釣魚台宣示主權,但在出發前三沙鎮政府派出十輛汽車、最少三十名官員,指稱保釣人士並無申請漁民許可證,再加上目前時機不成熟,故阻止漁船出發。其後,十名保釣人士遭二十四小時嚴密監視,租用的漁船亦遭充公。

2004/7/15

據香港《經濟日報》報道,幾艘排水量約2,000噸的中國軍艦,在東海阻止百噸級探測船「Ramforce Victory 」號按原定路線航行。這艘探測船是日本政府耗資30 億日圓向挪威租借,計劃停留三個月,旨在勘測東海海底的石油及天然氣含量。

2004/7/15

二戰苦役勞工福岡訴訟案的79歲原告崔書進到日本北九州市的門司海關,出示一份他從煤礦經營方三井礦山領到的未付工資的證明書─「保管證」,要求門司海關徹查。保管證由海關的前身、九州海運局福岡分局所發行,保管金額為當時幣值的1,250日元。

崔書進說,「在回國的2、3天前從公司處領到保管證,說是可以在天津的日資銀行換取現金,但(回國後卻發現中國)已經沒有日資銀行了。」

2004/7/13

高中老師齋籐弘在學生唱《君之代》時,以政治信仰為由拒絕鋼琴伴奏,而遭到處分,故入稟東京高等法院要求仲裁。據傳媒報道,東京高等法院近日作出判決,指「公立學校教師的思想自由必須受到作為公僕所負有的責任的限制」,因此教師「不能因為個人的意識形態而拒絕提供伴奏」,故裁定東京都教育委員會有權懲罰拒絕執行規定的教師。

2004/7/9

日本廣島高等法院就西松建設強擄中國勞工案作出二審判決,駁回廣島地方法院判處中國勞工敗訴的一審判決,改判中國勞工勝訴,並勒令西松建設向每名原告賠償550萬日元。這是日本高等法院首次在類似案件中判決中國勞工勝訴。

廣島高等法院審判長鈴木敏之宣讀判決書時說,「強擄勞工是嚴重侵犯人權 .... 援引時傚法案侵犯了(工人)的權力 .... 嚴重違反了法律公正原則。」

2004/7/8 據《法新社》報道,有日本外務省官員透露,由於擔心中國可能會竊取日本的能源資源,日本己於7日開始在釣魚台附近海域展開天然氣資源調查。《新華社》則報道,中國副外長王毅召傳日本大使阿南惟茂,就此事向日方提出嚴正抗議。
2004/7/7 中國副外交部長王毅緊急召見日本駐華大使阿南惟茂,就日本在單方面宣稱的東海中日「中間線」以東的海域堪察海底資源,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2004/7/6 台灣駐日代表許世楷在到任記者會上表示,領土的問題很複雜,釣魚台離台灣很近,也距離沖繩不遠,所以究竟是誰的領土,很難說明白。他又說,「釣魚台是台灣漁民利用、沖繩漁民也利用的地方,應透過對話解決主權問題,不要用拳頭。」
2004/7/2 41名「花岡事件」中國勞工倖存者和死難者家屬在東京向日本政府遞交有近8萬人簽名的請願書,要求日本政府道歉和賠償。
2004/7/1 在中日雙方律師團的協調下,兩位日本老兵戶口好太郎和小林利男,到吉林省敦化市大橋鄉中興隆村指認化武的埋藏點。

back                 home               next
返轉頭                 目錄               向前看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