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9月 日本軍國主義復辟大事

2007/9/29 日本沖繩宜野灣市逾11萬人抗議文部科學省07年初下令出版商,在歷史教科書中修改有關二次大戰末期,日軍分發手榴彈強迫沖繩居民集體自殺的內容。出席集會的包括沖繩縣知事仲井真弘多、國會與縣議員,及當年目睹集體自殺的倖存者。
2007/9/29 原美國休士頓大學周本初教授將12箱「保釣」、「統運」文獻資料捐贈給清華大學圖書館。這批珍貴文獻資料涉及30多年前留學美加、歐洲各國的台灣、香港學生所掀起的保釣運動,及進而發展為促進祖國統一運動的史料。清華大學圖書館承諾將資料專檔管理。
2007/9/26 日本新首相福田康夫與美國總統布殊通電話,他表示將為實現海上自衛隊繼續在印度洋開展燃料補給活動的目標而努力。
2007/9/25 美國總統布殊在聯合國發言時表示,「我們認為日本有資格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別的國家也應在考慮範圍之內。」
2007/9/25 日本眾議院選出自民黨新總裁福田康夫為新首相,惟參議院推選民主黨代表小澤一郎為新首相。據日本憲法規定,眾參兩院推選不同人選時,將由兩院議員組成兩院協議會磋商,若協商不成,則以眾議院結果為準。因此,最後仍由福田出任日本第91任首相。福田表示,曾邀請麻生太郎主入內閣,但遭拒絕。當晚,福田公佈新內閣名單,前任防衛大臣高村正彥出任外務大臣,前外務大臣町村信孝就任內閣官房長官。
2007/9/25 首相安倍晉三早上在首相官邸召開最後一次內閣會議,隨後對外宣佈內閣總辭職。安倍的聲明指,「由於未能完成我應盡的義務,向公眾誠摯道歉。」
2007/9/25 中國常駐禁止化學武器組織代表薛捍勤大使在海牙舉行的第50屆執理會上稱,儘管處理日本遺棄化學武器取得了一些進展,但目前尚無一枚日本遺棄化學武器被銷毀。中方敦促日方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加快工作力度,確保日遺化武安全、徹底、及時的銷毀。中方將一如既往地全力提供合作。
2007/9/24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慶應大學附屬醫院舉行記者會,他表示健康持續惡化,感到體力已達極限,因此宣佈辭職。他說,宣佈辭職是在最糟糕的時機,導致國會處於停滯,國家政治出現混亂,他深深地向國民表示道歉。此外,他否認「麻生政變」的報道,「政變一說是完全錯誤的,根本不存在那樣的事情。」
2007/9/20 日本特定非營利活動法人「和平庫」表示,根據美國海軍文件,在伊拉克戰爭爆發前的2003年2月,日本海上自衛隊補給艦曾在印度洋為美國小鷹號航空母艦間接提供燃油,供油結束後,小鷹號即駛入波斯灣地區,並在3月20日開始空襲伊拉克。當時日本防衛廳解釋,補給艦的供油量為20萬加侖,相當於航空母艦一天的消耗量,不可能被用於對伊作戰,但美國海軍文件顯示的供應燃料數量為日本政府承認的4倍。
2007/9/19 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候選人福田康夫表示將繼承「村山談話」,他說「村山談話」是當年日本首相的表態,應該被認為是正確、合理的。另一候選人麻生太郎表示,「村山談話」發表後,日本歷屆內閣均表示認同,如果他成為首相,也不例外。此外,福田表示「靖國神社問題演變成了極端政治化的問題,這非常不幸。……我不會去製造難題。」
2007/9/18 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候選人福田康夫表示, 將力爭制定永久性法律,使自衛隊隨時赴海外執行國際維和任務,「若在發生甚麼事時再慌忙制定法律,將無法做到靈活應對。重要的是事先認真做好準備。」對於修憲是否列入具體政治日程,福田表示「目前還不是時候。對於實現不了或是行不通的事多說無益。」
2007/9/16 日本《產經新聞》報道,日本向中國探詢負擔一半開發東海四個氣油田投資資金的可行性,可望在21日的兩國局長級官員會談成為正式的議題。日方提案的內容包括:一,若日中雙方就開發引用的分擔達成協議,新生產的天然氣的權利雙方各半;二,中國已挖掘的資源根據地下結構資料來決定雙方的分配比例,日方部分由中方購取。日方擬同意中國單獨開採地下結構未跨越日方的氣油田。報道指,日本的提議是有意以共同開發四個氣油田,以確保日本的權益列為優先,日方擔心若任由中國開採將成為既成事實,希望以最低限度的費用取得共同開發之實。若開採的天然氣以海運運至日本不合算,則檢討以賣給中國的方式交易。該四個氣油田分別為的春曉、天外天、斷橋及龍井,亦即日方稱的白樺、樫、楠及翌檜。
2007/9/17 據台灣傳媒體報道,韓國「親日反民族行為調查委員會」第二次公布調查結果,包括202名韓奸的名字,並決定將9名韓奸及其後代的25萬平方米土地(官方價值約3900萬美元)沒收,用於補償獨立運動人士及其後代所作的犧牲,以及紀念獨立運動的活動。
2007/9/15 參加自民黨總裁選舉的前內閣官房長官福田康夫在自民黨總部的記者會上表示,若勝出成為首相,將不會到靖國神社參拜,「你會去做一些讓你朋友不悅的事情嗎?你不會去的,對吧?國與國間的關係亦是如此。所以無需去做一些他國不開心的事情。」福田康夫為前首相福田赳夫長子,曾擔任森喜朗內閣和小泉純一郎內閣官房長官。
2007/9/12 台灣立法院院長王金平表示,剛請辭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對台灣最友善,有些對台看不見的協助的確特別好,對台灣有相當幫助,且安倍在任時只要對台灣有利,他能做都盡量做。他表示,繼任大熱門麻生太郎對台一樣友善因,因此安倍請辭不會對台日關係構成影響。
2007/9/12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下午召開記者會,以「自己沒有凝聚力」為由請辭。
2007/9/10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國會發表的施政演說,表示若《反恐特別措施法》修正案不獲通過,將辭去首相職位。
2007/9/5 日本各地縣市的43名現任和前任議員以及2名右翼活動者聯名向美國大使館遞交抗議信,要求美國國會撤回對「慰安婦」議案,並揚言美國要為在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而道歉。
2007/9/2 日本國土交通省表示,在福岡一處港口附近海域作電磁探測時,發現異常物品。根據數據分析結果及外形等方面判斷,可能是約700枚原日軍毒氣彈,計劃將可疑物件打撈上岸,如被確認為毒氣彈,將會同防衛省作無害化處理。
2007/9/2 就《反恐特別措施法》將於11月1日屆滿,日本防衛相高村正彥表示,「11月2日以後也必須繼續海上供油活動,對此我們將研究一切可能的有效方法。」
2007/8/30 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曹剛川上將上午與日本防衛大臣高村正彥會晤,雙方就中國軍艦編隊年內訪日、建立海上聯絡機制舉行專家組磋商、日防衛大臣明年訪華等達成共識,曹剛川亦邀請日本軍艦在適當的時候訪問中國。曹剛川下午再會晤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2007/8/29 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曹剛川下午乘飛機抵達日本成田機場,開始為期5天的訪問。
2007/8/29 日本前橋地方法院就13名中國勞工及已故7名勞工的遺屬共46人提起訴訟,承認了強徵和過度勞動等事實,但是認為《日中聯合聲明》已放棄的個人請求權,無法在審判中行使,故駁回原告的請求。起訴書稱,原告被日軍强擄至日本,於1944年至1945年期間被逼在群馬縣古馬牧村(現爲水上町)的原中島飛機地下工廠建設工地,從事過重勞動,要求日本政府、建築承包商鹿島建設公司和由原間組公司分立的青山管財公司,賠償約4.6億日圓並道歉。
2007/8/28 26名二戰期間被擄至日本的河南勞工,接獲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發放的每人1000元人民幣救助金。
2007/8/28 日本《朝日新聞》引述台灣軍方消息報道,以導彈驅逐艦為主的中國海軍艦隊曾分別於07年4月28日及5月18日起航,從東海穿過沖繩本島與宮古島之間,再經台灣東部海域進入太平洋到達南海。
2007/8/27 新任日本外相町村信孝在記者會上表示,沒有計劃在任內參拜靖國神社 。
2007/8/25 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早前訪問印度時,會晤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上主張日本戰犯「無罪」的印度法官拉達比諾德‧帕爾的長子,外交部發言人姜瑜表示,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軍國主義作出的嚴正審判,代表了世界各國人民包括日本人民在內熱愛和平、反對戰爭的正義呼聲,也是日本戰後重新回歸國際社會的重要基礎。國際社會對此早有定論。
2007/8/25 日本女防衛大臣小池百合子表示,在她就往防衛相之前,日本海上自衛隊發生泄露宙斯盾艦情報事件,但「防衛省內誰也沒有承擔責任,我想承擔這一事件的責任」,並已向首相安倍晉三表明,不期望在27日的內閣重組中留任,也不會改任其他內閣職務。
2007/8/24 日本陸上自衛隊「中央快速反應部隊」的24名成員首次被派往戈蘭高地執行支援工行,主要是生活物資的運輸以及公路維修等後方活動。
2007/8/23 日本海上自衛隊大型護衛艦「日向號」在橫濱舉行下水典禮,該艦排水量1.35萬噸,可搭載11架直升機,並同時讓4架直升機起降,可承擔登陸和兩棲攻擊等任務,擬於2009年正式服役,將成為日本的主力軍艦之一。
2007/8/23 日本岡山縣警方以涉嫌恐嚇罪名逮捕54歲的右翼團體成員丹生善裕。警方消息指,丹生涉嫌因抗議首相安倍晉三未有在8月15日前往參拜靖國神社,於16日將譴責書和切下的左手小手指,及切下手指時拍攝的錄像,寄到自民黨總部。
2007/8/23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前往印度東北部港口城市加爾各答,印度法官拉達比諾德‧帕爾(Radhabinod Pal)的長子普拉桑塔‧帕爾會晤約20分鐘,表示帕爾法官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上表現出「高貴的勇氣」,「至今贏得許多日本人的尊敬」。帕爾法官為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的印度代表,認為二戰開始時,國際法上尚未有反和平罪和反人道罪的罪名,不能在事後予以定罪追究,他因此從法理上主張25名甲級戰犯無罪。
2007/8/22 據《韓聯社》報道,解放軍及國家測繪局所屬的地圖出版社出版,在最新地圖上,標示韓國稱為「離於島」的「蘇巖礁」,及附近的「虎皮礁」和「鴨礁」。
2007/8/21 日本民主黨黨魁小澤一郎重申反對延長《反恐特別措施法》。
2007/8/21 保釣行動委員會前往海事處抗議,指政府打壓他們原定當天中午乘「釣魚台二號」往釣魚島宣示主權的計劃。羅就表示,海事處已核實改裝部分已回復原狀,於20日下午已發出驗船證明書,惟已打亂了原訂的計劃,委員會將再商討出發時間。主席陳多偉表示,來自中港台澳四地合共25名保釣人士,原訂21日出發,惟19日接到海事處口頭通知,指漁船超載,及船身外圍加裝12塊腳踏板屬違法改裝,需盡快還原。他們20日即拆去裝置,並要求海事處盡快驗船,海事處於中午派員驗船,口頭表示符合資格,惟因未接獲正式通知文件,未敢貿然起航,決定取消21日出發的計劃。

2007/8/20 保釣行動委員會深夜發表聲明,指傍晚6時半突接獲海事處通知,稱「釣魚台二號」曾改裝,臨時吊銷其航行牌照,認為「受到香港特區政府全力打壓」,「釣魚台二號」無法成行,決定取消21日的行動。據悉「釣魚台二號」曾在船邊加裝鋼製踏板,方便乘客上落。
2007/8/15 保釣行動委員會主席陳多偉表示,原訂15日出發往釣魚台宣示主權的釣魚台二號,由於估計17、18日在台灣附近海域與颱風「聖帕」相遇,故基於安全考量,決定延期。
2007/8/15 前首相小泉純一郎、沖繩北方擔當大臣高市早苗、東京知事石原慎太郎及46名國會議員前往靖國神社參拜。46名國會議員中,41名為自民黨籍、4名民主黨籍及1名無黨派議員。早前表示公務纏身不往參拜的高市早苗表示,她在名簿上署名「國務大臣高市早苗」,並以私費支付獻神費,並表示「參拜是為了向為國捐軀人士致敬,如果成為外交問題,就令人太感到失望了。」對於高市的參拜,首相安倍晉三表示,「這是高市大臣的判斷,內閣成員也有參拜的自由」﹐而內閣官房長官鹽崎恭久指,參拜與否是閣員各自的判斷,他也是經由自己的判斷決定不參拜。由於安倍沒有參拜靖國神社,右翼分子在安倍官邸貼滿標語,指安倍連正常對戰士表達敬意也不敢,是日本人的賣國賊。
2007/8/15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日皇明仁和皇后美智子、眾議院議長河野洋平、參議院議長江田五月及內閣大臣等出席日本官方舉辦的二戰戰歿者追悼會,安倍表示,「我國(日本)在那場戰爭中,給外國尤其是亞洲各國賦予損害與痛苦,我謹代表日本國民,做出深切反省,對犧牲者表示哀悼」,並按照歷屆首相的不戰宣言發誓,「日本堅持不戰,要為國際間永遠的和平做出貢獻」。據統計,原以戰爭遺孀為主的追悼會,今年觀禮的遺孀是歷來最少,5000個出席者中僅有101人。安倍還前往千鳥淵公墓獻花。
2007/8/14 日本福島縣石川町町史編撰專門委員橋本悅雄公開日本在二戰後期秘密研究原子彈的情況。現年58歲的橋本悅雄15年來一直收集與日本秘密進行原子彈研究相關的鈾礦開採史料。史料顯示,受日本陸軍委托,理化研究所從1945年4月開始在日本石川町開採鈾礦,期後原子彈研究中途停止,但鈾礦開採工作由舊制私立石川中學學生接手,一直持續至戰爭結束。
2007/8/12 日本前首相森喜朗出席朝日電視台節目「星期日計劃」時表示,外相麻生太郎、前內閣官防長官福田康夫、前財務大臣谷垣禎一均是可能替代首相安倍晉三的人選。森喜朗領導的派別是自民黨中最大,安倍06年接任首相,主要因獲森喜朗派的支持。
2007/8/11 日本媒體報道,日本自衛隊將派出第四批共8名陸上自衛隊員,於14日前往吉林省敦化市蓮花泡,以1個多月的時間挖掘化學武器,並運往中國境內的保管設施。日本沖繩、北方問題事務大臣高市早苗接見該批自衛隊員時表示,「回收武器的工作非常重要,希望你們努力發揮良知卓見,承擔起日本的責任,並平安回國。」
2007/8/10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全體內閣成員將不會在8月15日戰敗紀念日到靖國神社參拜,為50年代以來首次沒有內閣成員到神社參拜。至於不前往參拜的理由,官房長官鹽崎恭久表示,「我根據自己的信條,一直都是這樣決定的。」文部科學相伊吹文明說,「我作為負責宗教事務行政的大臣,希望能對此保持公平。」公明黨的國土交通相冬柴鐵三表示,因「宗旨不同」不同所以不前往參拜,「雖說人人都有宗教信仰自由,但身居要職者有必要考慮到周圍人士的心情」,認為,首相、外相和官房長官均不宜參拜。防災事務部長溝手顯正表示,「我從未去過。」金融事務擔當相山本有二表示,「若以公職身份參拜靖國神社,由於歷史原因,將損害到亞洲的政治穩定。」外相麻生太郎、厚生勞動相柳澤伯夫,均以出國訪問作為由,表示無法在當天參拜。沖繩北方擔當相高市早苗表示,因公務纏身將不去參拜。
2007/8/9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出席長崎市原爆62周年紀念儀式。他表示,前防衛大臣久間章生關於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是無奈之舉的言論,刺傷很多原子彈受害者的心,他對此深表歉意。安倍重申,「我們保證將遵守憲法的規定,真誠地謀求世界和平並堅持『無核三原則』。」
2007/8/9 約20名保釣行動委員會成員乘坐「釣魚台二號」到西貢天后古廟,為宣示釣魚台行動祈福。行動總指揮羅就表示,現有28人報名參加行動,並將於12日在尖沙咀出發,料於15日到達釣魚台海域。
2007/8/8 日本民主黨黨魁小澤一郎與美國駐日本大使托馬斯‧希弗會晤,表明反對延長《反恐特別措施法》。將於11月屆滿的《反恐特別措施法》,授權日本政府向印度洋派遣自衛隊艦艇,向美國軍艦提供加油等後勤服務。
2007/8/8 正在美國訪問的日本防衛大臣小池百合子表示,不會在8月15日參拜靖國神社。
2007/8/8 屬保守陣營的《產經新聞》以「安倍首相,何妨到靖國神社參拜」為題,刊登編委文章。文章指出,首相安倍晉三若要在國會內有所作為,就得堅持「不動搖」的保守路線,最典型的做法就是8月15日到靖國神社。安倍需通過的保守法案不少,如延長派兵阿富汗的「反恐特別議案」、修改和平憲法以及創立國安局等。這些議案在民主黨內也有支持者,安倍只要正面打出保守的旗號,分裂民主黨是有可能的。
2007/8/7 日本防衛相小池百合子表示,防衛省的組織應該要機動、靈活,事務次官守屋武昌的任期已超過規定應該要退任,她屬意由警察廳出身的官房長西川徹矢接任次官職務。
2007/8/7 日本參議院選出66歲的民主黨議員江田五月為新議長,是自民黨自1955年以來首次失去參議院議長的職位。自民黨推舉的原科學技術廳長官山東昭子當選為副議長。
2007/8/7 就是否參拜靖國神社,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晚上表示,「是否參拜,無可奉告。」他強調,「是否參拜不應受外國言論的左右。」
2007/8/7 日本《東京新聞》報道,首相安倍晉三已決定不在8月15日前往靖國神社參拜,以避免引起外交糾紛,加劇國內的政治困境。報道引述消息來源指,「但是安倍首相將維持不會透露是否參拜靖國神社的一貫政策。一般預料,他將對不參拜靖國神社的決定守口如瓶。」
2007/8/7 南韓濟州道議會將蘇岩礁正式列為「離於島」,並把每年1月18日訂為「離於島日」,同時為《濟州特別自治道「離於島日」條例(草案)》展開立法預告。中韓存有主權爭議的蘇岩礁位於中國東海北部海域大陸架上的海底丘陵,處於水下約5米,面積約2平方公里。
2007/8/6 保釣行動委員會宣布,約25名保釣人士將於8月12日出發前往釣魚台島宣示主權,料15日可到達搶灘。主席陳多偉表示,預期會遇日本驅趕,因船頭、船尾及船身兩邊裝上閉路電視,以記錄當時情況。他表示,目前只籌得約30萬港元,尚欠20萬港元。
2007/8/5 自民黨表示,放棄在07年秋天臨時國會上通過「國家安全保障會議」設置法修正案的計劃。
2007/8/4 日本傳媒報道,83歲的詩人岡野裕彥最近彙編出版日本天皇裕仁的詩集,其中一首寫著「今年今日 靖國風波又起 愁上加愁」。岡野弘彥表示,曾於1986年請教內待德川義寬,詩中哀愁的原由。德川義弘說,裕仁反對將戰犯靈位供奉在靖國神社,因擔心會損害日本與亞洲鄰國關係,天皇「相信這會改變祀奉於廟內的神祇的性質,因為原意是只供奉那些為國戰爭及捐軀的人。」
2007/8/4 11名保釣行動委員會成員到果洲群島訓練,包括練習潛水,擬於進入釣魚島海域時,在1海浬外派潛水員登陸搶灘。保釣行動委員會主席陳多偉表示,行動資金絕大部分來自市民募捐,目前籌獲5-6萬元,未達25萬元的目標。
2007/8/1 據內地媒體報道,日本《讀賣新聞》集團總裁兼總主筆渡邊恆雄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表示,對新華出版社不久前出版讀賣新聞社去年推出的《檢證戰爭責任》感到由衷的高興,並強調了正確對待歷史的重要性。渡邊說,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是「絕對不能容忍的事」,「今後無論誰擔任首相,都要作出不去靖國神社參拜的承諾」。渡邊又說,「靖國神社的游就館陳列的資料稱那場戰爭是『自存自衛』的戰爭,這是他們的歷史觀。這讓日本小學生得到的感覺是,日本在那場戰爭中是勝者,而不知道日本是戰敗」,「游就館是一個非常有害的地方,應當將它廢除。」
2007/7/31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鹽崎恭久表示,對美國國會通過「慰安婦」議案「表示遺憾」,但「沒有計劃向華盛頓表示抗議」。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關於這一問題,我個人的想法以及政府一貫的態度已在4月訪美期間加以說明。對議案獲得通過感到遺憾。」
2007/7/30 美國眾議院以口頭表決方式,通過沒有法律約束力的「慰安婦」議案,要求日本政府正式明確地承認「慰安婦」的事實,向二戰中20萬名被日軍性侵害的亞裔女性道歉,並承擔起應有責任。
2007/7/27 黑龍江省11名日軍遺棄化學武器受害者在哈爾濱接受了每人3000元人民幣的生活援助。捐助活動由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和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共同發起,首筆100萬元捐款由來自香港企業家鐘惠明捐助,已有4批日軍遺留化學武器受害者接受了生活救助。
2007/7/26 對日本外務省副報道官榖口智彥早前的言論,中國外交部表示,對日方言論感到「驚訝和不滿」。中國經濟發展導致「民族主義情緒」的說法不合邏輯,更不應成為反華理由。
2007/7/25 據內地媒體報道,受網民發起「萬人簽名抵制收看湖南衛視要播的楊丞琳電視劇」影響,湖南衛視將即將播放、由楊丞琳主演的《我的淘氣王子》更換。
2007/7/24 日本外務省副報道官榖口智彥在香港參加一個文化合作會議時表示,中國的「民族主義情緒將會在國家中扮演一個角色,或者說將改變國家的發展方向,而且經濟發展得越快,這種趨勢就越危險。我呼籲北京政府好好平衡一下中國人的心理,因為中國人正在經歷歷史上最大的變革」。此外,他說反華情緒在日本年輕人當中也很普遍,但這種情緒是對中國的仇恨情緒的反應。
2007/7/23 《紐約時報》報道,日本空中自衛隊6月與關島的美國空軍舉行年度聯合演習時,日本F2戰機對關島以北約240公里處的一座小島投擲五百磅炸彈。報道指,軍演投下實彈訓練具備侵略性,顯示日本有能力派戰機飛往朝鮮,擊中多個目標後,再飛返日本。
2007/7/22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和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在北京聯合舉行「二戰受害勞工幸存者援助活動」,586名二戰擄日勞工幸存者首次獲得國內民間援助金。當中,除1名生活特別困難者獲得3000元人民幣援助金外,其餘每人均得到1000元人民幣援助金。
2007/7/19 據媒體報道,廈門當局對6月初的反對興建廈門PX化工廠(對二甲苯)的遊行秋後算賬,當中保釣人士李義強以「非法組織集會和遊行罪名」於6月初被捕,惟其家屬至7月初才接到李義強被補的消息。李義強曾於98年乘船到釣魚台列島。
2007/7/18 日本東京高等法院作二審判決,推翻東京地方法院的一審判決,駁回了侵華日軍遺留毒氣和炮彈傷害索賠案的中國原告的全部訴求。東京高等法院審判長小林克己在判決中認定了侵華日軍在中國遺棄毒氣和炮彈的事實,但以如果日本政府及時採取措施即可防止受害事件發生的必然性不成立為由。2003年9月,東京地方法院作一審判決,指日本政府在處理遺留在華毒氣和炮彈問題上態度怠慢,判處日本政府向中國原告支付總金額為1.9億日圓的賠償。訴訟涉及3宗毒氣和炮彈傷害事件:1974年10月20日,3人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一條河流中作業時受到毒氣彈泄漏液體傷害,其中1人於1991年7月死亡,其餘兩人留下後遺症;1982年7月16日,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一工地挖出的毒氣罐被打開後,4人受到芥子氣傷害,留下殘疾;1995年8月29日,黑龍江省雙城市一道路工地上發現炮彈並發生爆炸,導致2人死亡,1人留下殘疾。
2007/7/18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日本駐美國大使加藤良三近日向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等5名重量級議員發出強硬的信件,聲稱如果美國眾院通過「慰安婦」決議,肯定將「日美之間深厚的友誼、密切的信任和廣泛的合作帶來長久的破壞性影響」。加藤良三稱,日本政府已經多次重複地就「慰安婦」問題作官方道歉,惟美國國會準備通過決議,日本對此感到很遺憾,並「不得不重新考慮其作為美國在伊拉克問題上忠實支持者的立場。」
2007/7/13 靖國神社按日本民俗「七月掃墓」,掛起政界獻上的90個燈籠,當中包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燈籠。安倍晉三從私人口袋掏出1萬日圓作捐獻,燈籠只寫名字,沒寫職稱,據悉做法與前任首相小泉純一郎一樣。民主黨黨魁小澤一郎也有捐獻。
2007/7/10 日本政府10日決定將航空自衛隊在伊拉克的活動期限延長至2008年7月底。
2007/7/10 日本內閣會議上通過國會答辯書,指「日本現在引進的導彈系統,主要作用是防衛日本本土」,「由於襲擊其他國家的導彈會在相當高的高度飛行,從技術上說,攔截非常困難。」
2007/7/9 台灣前行政院副院長葉菊蘭在台灣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許世楷和夫人的陪同下,前往東京都都政府拜會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雙方會晤約45分鐘。葉菊蘭在會後表示,她曾代表謝長廷向石原致意問候,並恭喜他以高票連續第三度擔任東京都知事。她還告訴石原,明年的台灣總統大選,謝長廷一定會贏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
2007/7/7 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前往台灣新竹縣湖口鄉,參加退伍軍人協會舉辦的紀念「七七抗戰」集會。他表示,「七七抗戰」讓日本吞併中國的野心破滅,西方國家至珍珠港事件後才加入抗日陣營,而中國之前已獨自打了四年抗戰,最後不但打贏日本,更光復台灣。抗戰和台灣的命運是結合在一起的,有抗戰才有台灣的光復。
2007/7/7 中國原「慰安婦」受害事實調查委員會完成中國首份「慰安婦」受害事實調查報告。調查查明,日軍設立慰安所的場所包括民間會館、民宅、臨時建築等,日軍還曾強佔雲南省騰沖縣的廟宇做慰安所。經查證,1945年日本投降後,日軍殘留部隊編為「保安第六大隊」,該大隊曾用日文發通知,告知殘留的日本兵在山西太原設立一處慰安所,這證實日軍設立的「慰安婦」制度,至少持續了16年,一直延續到1947年之後。
2007/7/6 香港保釣行動委員會宣布,計劃於8月12日乘坐釣魚台二號前往釣魚台列嶼宣示主權,料15日抵達釣魚台,整個航程需時7至9天,初步預計有25人參與,當中包括內地和台灣的保釣人士。發言人柯華表示,行動預算25萬元,委員會已找贊助人,但仍會向公開籌款。民主黨主席何俊仁表示,8月要留在香港處理政制發展綠皮書諮詢,預期不會參加是次行動。
2007/7/5 中國首個「慰安婦」資料館在上海師範大學開館,展館佔地200多平方米,陳列了280多份實物、照片,是繼首爾、東京之後,全世界第三個「慰安婦」紀念資料館。
2007/7/4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美國投放原子彈奪去了很多生命,很多受害者至今仍忍受著原子彈爆炸後遺症之折磨,日本不能原諒投放原子彈的心情沒有變。新任的防衛大臣小池百合子說,至今仍有很多原子彈受害者忍受著後遺症的折磨,對日投放原子彈從人道上講顯然是不能容忍的。
2007/7/3 甲級戰犯、日本前首相東條英機(Hideki Tojo)孫女東條由布子(Yuko Tojo)召開記者會,講述她對戰爭歷史觀以及競選政見。她表示,「美國眾院國際關係委員會通過慰安婦決議案,就是干涉日本內政。慰安婦確實存在,但是並沒有所謂的『隨軍慰安婦』,日軍不曾強迫女性充當性奴隸。」她又指,「南京大屠殺是沒有任何證據的天大謊言,大屠殺的照片是歷史學家偽造的,日軍未曾在南京屠殺30萬人。當時日軍進城時南京才20萬居民,何來30萬人?」「南京大屠殺是中國、韓國、美國向全世界所做的政治宣傳,這讓日本名譽受損。我若當選參議員,一定要向國際社會證明南京大屠殺並非事實。」
2007/7/3 日本防衛大臣久間章生到首相官邸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晤,會見後他表示,「我告訴安倍首相,我將為此事負責並辭職。首相表示遺憾……但他最終接受了呈辭。」他表示,請辭呈是不希望自己的言論給自民黨在7月底舉行的參議院選舉造成衝擊。午後,安倍透過官房長官鹽崎恭久表示,他委任現年54歲、負責國家安全事務的首相輔佐官小池百合子接任防衛大臣。
2007/7/3 美國負責核不擴散事務的特使羅伯特·約瑟夫在美國國務院舉行記者會, 有記者問及 「1945年,美國向廣島和長崎的市中心投擲原子彈,導致20多萬人死亡。事後看來,我想當時我們非常不負責地使用了那種技術。所以我的問題是,是誰給了美國權力,讓它可以坐在桌子前決定其它國家該對何種技術進行嚴格限制?」約瑟夫表示,「我根本不同意這個問題所給出的前提。事實上,我認為大部分歷史學家都會同意,是使用原子彈結束了那場戰爭,而那場戰爭原本可能再導致數百萬的人喪生———不僅僅是幾十萬的盟軍,還包括上百萬日本人的生命。」
2007/7/1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召見久間章生,對他作嚴厲批評,但稱不會應在野黨要求罷免久間。 此外,安倍稱無意就美國於二戰向日本投下原子彈而要求美國道歉,「與其花精力要求美國道歉,我認為要求解除核武更加重要。」
2007/7/1 日本防衛大臣久間章生表示,「如果發言造成了輕視爆炸受害者的印象,我很抱歉。今後不會再這麼說了。」他又稱,一向堅持廢除核武,這立場從沒有改變,並認為自己沒有必要引咎辭職,也無意收回言論。久間章生於6月30日在千葉縣麗澤大學演講時表示,長崎遭美國原子彈襲擊後的確經歷了悲慘災難,但美國向本投原子彈是「無奈之舉」。

back
home
next
返轉頭
目錄
向前看

最後更新:2007年10月7日
首頁:http://hk.geocities.com/nowar1931/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