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原創音樂劇的製作成本與周期

如彭鎮南先生所說,音樂劇是「一門三大」的藝術[36],集了歌(song)、舞(dance)、劇(play)於一身[1][27],可想而知,其製作時間比舞台劇長,製作成本也相應提高。根據胡寶秀女士所講,一般中型香港原創音樂劇製作成本約達六十萬[33],而且很多時候都出現不回本的情況,勉強做到收支平衡已經非常理想,所以原創音樂劇有賴政府的資助和支持,才有足夠的資源繼續發展。

一般原創音樂劇籌備需時至少一年,當中牽涉的人物工序繁多,加上排練時間也比一般戲劇長 (至少要兩個月的時間),所以花幾年去籌備也不足為奇。製作音樂劇的最基本班底包括編劇、導演、聲樂指導、編曲和作曲家[36]。由於動作也被視為舞蹈的一種,所以排舞師不是必需的製作班底,視乎個別音樂劇而定。香港的原創音樂劇多數是先寫劇本,然後譜曲填詞加入音樂元素[33]。音樂劇的製作時間較戲劇長,主要是因為作曲填詞需時甚久。據高世章先生所言,詞曲需要反覆修改,所以作曲填詞人的稿費多以分期付款 [35]。在作曲方面,香港音樂劇製作多採用樂器MMO (Music-Minus-One/樂器卡拉OK)鐳射光碟及錄音帶[35][37]技術。透過樂器MMO,作曲編曲者可選擇多元化背景樂曲作襯托,包括爵士樂、搖滾樂、管弦樂、鄉村、搖擺、室樂以及宗教樂曲等,又可配合不同的主音樂器如薩克管、單簧管、長笛、小號、小提琴及鋼琴等,亦可使用電子琴及電腦音樂軟件自製MMO,還可與靜音器如Silent Brass 和 Piano Disc一併使用[37]。在資源緊拙的情況下,採用樂器MMO能解決樂隊尋找練習場地的困難,又可隨時隨地進行私人練習,甚至演奏[37],減省聘請管絃樂團或樂隊現場演奏的昂貴開支。

 

上一頁 回到目錄 下一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