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6月 日本軍國主義復辟大事

2006/6/30 現年77歲、中國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夏淑琴在日本東京地方法院出庭應訴,並以其一家7口人被侵華日軍殺害的悲慘遭遇,嚴厲駁斥日本右翼學者否認她是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的謊言。原告東中野修道並未出庭,其兩名委托律師在夏淑琴陳述完畢後即向法院提出撤訴,且並未闡述撤訴理由。1999年,日本右翼學者東中野修道、松村俊夫在其新書中否認夏淑琴和另一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李秀英的身份,並誣指她們「編造」事實。對此,夏淑琴在中國國內法院提起侵犯名譽權訴訟。2005年4月,東中野修道和松村俊夫向東京地方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確認夏淑琴在中國法院的起訴事實「不存在」。
2006/6/29 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前外相高村正彥批評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有關參拜靖國神社的言論,「首相似乎正試圖通過挑釁中韓強烈批評日本而獲得公眾的支持。」
2006/6/28 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抵達美國展開任期內最後一次訪問,由於小泉不排除在離任前再次參拜靖國神社,美國國會未同意其在國會山莊發表演講。
2006/6/28 日本東京高等法院駁回日韓陣亡者遺屬狀告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訴訟案的賠償訴求,維持東京地方法院的一審判決。日本與韓國二戰陣亡家庭共137人,早前以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違反日本憲法中政教分離原則為理由提請訴訟,要求法庭禁止小泉純一郎以及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等人參拜靖國神社,並索賠每人3萬日元的精神損失費。
2006/6/28 韓國《中央日報》網站報道,06年4月美國民主黨國會議員萊恩‧埃文斯和共和黨議員克利斯多弗‧史密斯向國會提交了名為「H.Res.759」的慰安婦問題決議案。日本當局為替首相小泉純一郎的訪美營造良好氛圍,正極力游說議員和行政官員,致使提案面臨沒有得到正常審議即遭廢棄的危險。
2006/6/27 日本最高法院分別駁回千葉縣和四國地區的戰歿者遺屬和宗教人士狀告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兩案,維持了二審的原告敗訴判決。日本最高法院審判長指,原告的上訴理由只是違反法令的主張,不屬於允許上訴的範疇。
2006/6/27 正在加拿大訪問的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就參拜靖國神社之事表示,「去參拜多少次都不是問題。這不是個人的自由嗎?」還反問說,「展示這種尊重的感覺何錯之有?那些說參拜是壞事的人,只因為中國也這樣說。」他對中韓在參拜問題上的反應說,「如果我去參拜就不舉行首腦會談,這樣的做法合適嗎?」
2006/6/27 日本《產經新聞》刊登文章,稱「2009年中國將發起攻擊,導致日中開戰。」這種說法的來源是美國兩位原國防部高官新出版的一本名為《對決》的小說。書中稱,「2009年,中國將通過釣魚島所有權問題、靖國神社以及石油資源等問題對日本提出強硬要求,結果遭到日本強烈抵制。最後導致中國發射導彈襲擊靖國神社。日中戰爭再次爆發。」
2006/6/27 中國《法制日報》報道,北京佟麟閣紀念館周邊違法建築的業主已在6月30日前提出書面申請,承諾在10日內一定將紀念館周邊的違法建築自行拆除完畢。
2006/6/26 中國《法制日報》報道,北京佟麟閣紀念館的違規建築在6月26日零點限期過後仍未拆卸。北京市海澱區城管大隊負責人說,違規建築位於北京香山北正黃旗18號院屬於香山旅游風景區的範圍,沒有獲得批准的違規建築影響了風景區的景觀及破壞了統一規劃,此外違規建築侵占了山上的防洪溝,其中一部分甚至就建在防洪溝內,妨礙了泄洪,給景區防洪工作留下了重大安全隱患,因此必須予以拆除。拆除後的土地將被綠化和恢復為林地。
2006/6/26 中國《信息日報》報道,日本東京新宿的舊陸軍軍醫學校附近,17年前發現了頭蓋骨、大腿骨等100多個人骨殘骸。現年84歲、曾任該校女護士的石井十世,23日向日本厚生勞動大臣川崎二郎證實,戰後有許多人體標本被埋在那裡。石井表示,1989年發現人骨之處是當時埋藏的地點之一,另有兩個埋藏處,其中有一處是她自己也親身參與作業的場所。目前這兩處都屬於國有土地,被蓋成公務員住宅等。這是因為二戰結束後,怕進駐的美軍發現,因此將眾多的人體標本埋藏在三個地點。石井稱,戰時解剖了許多看起來像是戰死者的遺體,做成人體標本保管在軍醫醫院內,當時太平間內有許多無名的遺體,只有標上編號,她心想可能是在中國戰死的士兵的遺體,但也有非日本人的遺體。
2006/6/25 台灣《蘋果日報》報道,台灣藝人楊丞琳03年在《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節目中,誤將八年抗日戰爭答成十一年,還說了「才八年而已喔!」。此事惹來中國當局關注,傳一個慈善演出原找楊丞琳赴北京表演,但官方看到她在名單內,向主辦單位建議不要用她,並稱以後她辦演唱會也難取得批文。報道指,有網民找來節目的錄影片段,將原有的「八年抗戰」改成「南京大屠殺」,並誣指楊丞琳曾說出「南京大屠殺才死三十萬人而已哦」,令很多大陸網民信以為真。
2006/6/24 日本《每日新聞》報道該報早前向日本全體國會議員發出的問卷調查之結果。向全體720名國會議員發出的問卷當中,回覆的只有384份。結果顯示,有61%的回覆認為「東京審判」屬於不正當審判,但由於日本戰敗了,就不得不接受審判的「錯誤」結果。另有68%的回覆認為,對華戰爭屬於侵略行為;51%的回覆認為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政府的謝罪和反省已經足夠了。26%的回覆贊成日本首相應該參拜靖國神社;50%的回覆贊成修改和平憲法。
2006/6/23 日本外務大臣麻生太郎在接受日本時事通訊社採訪時說,政府應重新審查靖國神社的宗教法人團體地位,將其變成由國家參與管理的機構,以便政治領導人再去參拜的時候不會引起爭議。
2006/6/23 日本最高法院第二法庭作出終審判決,駁回278名日本部分陣亡者遺屬和宗教人士狀告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違反憲法的賠償請求,維持二審判決。日本《共同社》援引最高法院第二法庭審判長今井功,指一個人參拜神社的行為「並并不會對他人的精神生活造成影響」;而「即使參拜行為傷害了原告的宗教感情,原告也不能直接要求賠償損失,(因為)不能認定原告的法律權益受到了侵害」。大阪等地的278名原告指控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是違背憲法的政教分離原則,並給他們帶來精神痛苦,要求日本政府和首相給每人1萬日圓賠償。
2006/6/23 中國副外交部長武大偉和日本駐華大使宮本雄二簽署一度被凍結的2005年度日本對華日圓貸款換文。本年度貸款額為747.98億日圓,主要用於環保、人才培養及教育等10個項目。
2006/6/23 《中國新聞社》傳引《日本廣播協會電視台》之報道,指中國外交部日前通報日本政府,6月8日在位於黑龍江省的松花江發現了被認為是由原日軍遺留下的化學武器,並要求日方就情況加以確認。日本政府遂決定於6月26日起,派遣由內閣府及外務省等9人組成的調查團前往當地,調查發現的化學武器是否為原日軍遺留之物。
2006/6/22 美國國防部下屬導彈防御局發表聲明,指海軍在夏威夷附近太平洋海面試驗海基導彈防衛系統,擊落一枚目標導彈彈頭。在試驗過程中,日本自衛隊驅逐艦「霧島號」負責遠程偵察,及與另一艘美國驅逐艦聯合跟蹤目標等行動。這次是日本第一次參加有關試驗。
2006/6/22 日本政府召開內閣會議,議定如何回答日本民主黨河村隆眾議員早前就南京大屠殺的真實性所提出之書面質詢。《共同社》引述答詢指,在日軍進入南京城時,「不可否認曾殺害非戰鬥人員以及發生掠奪等行為」。答詢中宣稱,外務省曾經向當時相關人士查詢過,雖未能確認南京大屠殺之事,但是在綜合過去的官方文獻,無法否定曾發生此事。不過,答詢中仍指,對於中國在「南京大屠殺記念館」中展示的照片,「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在事實上相當受到強烈質疑的部分」。這是日本官方罕有地承認日軍在南京的暴行。
2006/6/22 日本《共同社》引述日本駐上海總領事館21日發出的消息稱,在去年4月上海的反日遊行中,因搗亂日本料理店等而被逮捕的16名民眾中,法院判處其中4人擾亂公共治安罪名成立,判處最高7個月的有期徒刑。日本總領事由地久留丸對《路透》說,「我們完全不知道這四個人的身份,也不知道他們在哪間法院受審。至於其他被捕的人,我們更是一無所知」,並指日方已要求中方提供詳情。
2006/6/21 日本財務相榖垣禎一在東京發表演講時,就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導致日中、日韓關係冷卻問題說,「對亞洲整體會造成影響,應該打開無法進行首腦會談的局面」,強調改善日本與中國關係是當務之急。
2006/6/21 香港《蘋果日報》報道,北京當局突然下令「中國民間保釣聯合會」停止為訂定「釣魚島日」而舉行的網上投票。
2006/6/20 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宣佈,日本防衛廳長官額賀福志郎20日下午已向派駐在伊拉克的自衛隊發出撤軍命令,預計撤軍在8月中旬前後完成。然而,小泉稱在陸上自衛隊撤離伊拉克之後,日本將擴大以科威特為基地的航空自衛隊在伊拉克的活動範圍,承擔更多的運送駐伊美軍、聯合國工作人員以及物資的任務。
2006/6/20 日本遺族會會長、自民黨前幹事長古賀誠在TBS電視台的新聞節目中,針對有關靖國神社參拜問題表示,若要實現分開祭祀甲級戰犯,應對靖國神社實行非宗教化,建立一個能使政府直接介入管理的體制。
2006/6/16 香港《明報》報道,北京海淀區城管部門日前以「內部建築違章」為由,向位於北京香山腳下的抗戰名將佟麟閣紀念館下達拆除令。佟麟閣是河北高陽人,1937年「盧溝橋事變」時為駐守盧溝橋中國軍隊第29軍將領,同年9月為國捐軀,年僅45歲。
2006/6/16 日本東京高等法院駁回42名二戰期間被日本強擄的中國勞工之上訴。判決承認被告日本公司「有系統地在戰爭期間強迫使用勞工」,而且經常將他們置於危險勞作條件下,它們應該對這種「不當行為」負責。但是由於「訴訟時效已過」,原告還是不能獲得賠償。判決又指,說當時的日本政府在中國「強迫徵召」勞工是應國內工業的要求,而真正強迫中國勞工勞動的是那些公司。42名原告於1997年9月向東京地方法院提起訴訟,狀告日本政府和間組建築、古河機械、三菱物資、鐵建、西松建設、宇部興產、同和礦業、日鐵礦業、飛島建設、日本能源10家公司,要求被告承認歷史事實,賠禮道歉,並賠償超過8.4億日元,但東京地方法院於2003年3月以原告未在事發後20年內提出訴訟,導致「賠償請求權已失效」,駁回了他們的訴訟。原告之一、現年78歲的婁慶海說,1944年,他被日軍綁架到日本,在飛島建設公司位於西北部的一處工地勞作。那時,他每天早上5點就要起床工作,搬運沉重的石塊,直至深夜才能休息。除了繁重的體力勞動,他還經常承受日方人員的虐待。
2006/6/15 由超黨派日本國會議員組成的「思考國立追悼設施之會」擬訂了一份建議,認為「任何官方參拜行為都有可能違反憲法」,要求政府修建非宗教的國立追悼與祈禱和平設施。「思考國立追悼設施之會」成立於05年11月,成員包括135名執政的自民黨和公明黨以及在野的民主黨國會議員,自民黨前幹事長山崎拓任會長,公明黨幹事長冬柴鐵三和民主黨幹事長鳩山由紀夫任副會長,前日本內閣官房長官福田康夫也是成員。
2006/6/14 日本官房長官安倍晉三表示,日本計劃向中國派遣一支調查組,考察最近在中國黑龍江省發現的化學武器。
2006/6/14 香港《文匯報》引述日本《每日新聞》之報道,指日本外相麻生太郎於12日提議,撤銷供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之宗教實體地位,以便為將甲級戰犯的靈位從神社中分離鋪路。
2006/6/14 日本自民黨國防會議在黨總部召開安全防衛政策討論小委員會,確認為制定可隨時向海外派遣自衛隊的恆久法律,將根據委員會委員長、前防衛廳長官石破茂提出的法案概要,於06年夏天之前將概要制定成條文。根據石破茂的「自衛隊派遣海外恆久法」草案概要,「一旦發生危及國際和平與安全的狀況」,除了過去聯合國決議和國際機構要求下可以派遣自衛隊外,以下幾種情況也可派遣自衛隊:第一,經糾紛當事者同意後提出派遣要求,或由相關領域國提出要求;第二,發生了日本認為有必要在國際協調的架構下開展活動的事態。
2006/6/13 《中國新聞社》報道,日本決定以幫助打擊恐怖主義和海盜為名,向印度尼西亞捐贈三艘長27米、速達30節的巡邏艇,從而打破了日本堅持幾十年的武器出口禁忌。
2006/6/13 日本最高裁判所推翻下級法院的判決,裁定兩名在境外居住的長崎原子彈爆炸幸存者敗訴,日本政府不用補發他們在境外期間的醫療津貼。韓國籍李康寧(音譯)是原告之一,現年78歲,在1994年7月前往日本接受治療時被認定為長崎原子彈爆炸事件幸存者。兩個月後,他返回韓國,從此就沒有領到津貼。另一名原告名叫廣瀨正戶,日本籍,現年76歲,從1973年開始領取原子彈爆炸幸存者津貼。但他於1994年10月至1995年7月在中國任教期間,日本政府停發了津貼。
2006/6/13 《澳門日報》報道,德國漢堡大學細胞生物學家、曾任聯合國監測、核查和視察委員會生物武器核查員的楊·凡·阿肯與助理馬修斯·齊格勒,八日至十一日在侵華日軍細菌戰中國受害訴訟原告團團長王選的陪同下,前往六十多年前侵華日軍發動浙江細菌戰的重災區———浙江省衢州、金華和義烏市調查尋証,他將把這次調查的結果提交二○○六年十一月在日內瓦召開的聯合國《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第六次審議會議,並通過國際媒體向全世界披露日軍曾經在中國發動的細菌戰史實。
2006/6/13 中國《雲南日報》引述日本《朝日新聞》12日之消息,指日本文部科學大臣中山成彬11日在靜岡縣舉行的會議上,談到歷史教科書問題時說,「日本在當時根本就沒有『隨軍慰安婦』這個詞。將錯誤的東西從教科書中刪除是件好事,應該給予肯定。」
2006/6/12 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在眾議院決算行政監視委員會上被問及參拜靖國神社的問題時稱,「這是涉及到個人心靈的問題,無法理解為什麼會遭到批評。」小泉又說,「外國領導人要求不要參拜靖國神社,但是我不理解為什麼會有日本人也認為不該參拜靖國神社。」官房長官安倍晉三表示,「對那些為國捐軀的人們,我們將為他們祈禱,希望能夠繼續保持這種表達感謝和尊敬的心情。」外相麻生太郎表示,「沒有一個國家會禁止以最高榮譽祭奠那些為祖國奉獻生命的人,但是將其全部委托給一介宗教法人的做法值得考慮。」金融經濟財政擔當大臣與謝野馨則表示,「靖國神社曾經是一個不會令參拜者有任何猶豫的場所,希望其能重回過去。這不是國家可以強制的事情。」財務大臣榖垣禎一說,「將日中關系全部聯系到靖國神社一點進行討論的做法並不明智。」
2006/6/12 二戰中被強行徵入日本軍隊的韓國人及其遺屬共414人向日本高院提出上訴。原告要求靖國神社停止供奉被迫服役的前韓國士兵,並要求四十四億日圓的賠償。
2006/6/12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安倍晉三表示,「日本的大門隨時敞開」,歡迎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為改善中日兩國關係而來日本訪問。
2006/6/11 美國《紐約時報》報道,過去三年,日本東京都教育委員會對350起「不愛國」行為中的教師作出停職、罰款等懲戒處理。這些「不愛國」行為包括不唱國旗、升太陽旗時不起立等。
2006/6/10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日本駐華大使宮本雄二時表示,在中日關係改善的條件下,希望在「適合情況下的適當時候」訪問日本。
2006/6/9 日本內閣會議議決向國會提交防衛廳升格為「防衛省」的法案。由於日本本屆國會將在6月18日休會,國會可能在06年秋季召開的特別會議審議這一法案。
2006/6/8 中國《環球時報》報道,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安倍晉三的叔叔西村正雄在《論座》雜誌7月號撰文,指「二戰結束前夕,我是中學一年級的學生,看到了當時日本軍部的專橫……陸軍軍部強烈要求在本土作戰。若不是天皇作出投降決定,日本本土恐怕就和沖繩一樣變成人間地獄,日本可能也就此滅亡了。」「將戰爭真相告訴那些沒有體驗過戰爭的下一代,是我人生最後一項任務。」安倍晉三在6日會見記者時他只說,「我們是親戚,經常一起交換意見。但因為是家裡的私話,所以沒必要在此說什麼。」
2006/6/8 傳媒報道,靖國神社辯稱「最近來自中國(包括台灣)和韓國的參拜者人數明顯增加,希望外國遊客能更深入了解靖國神社」,所以開始提供中文和韓文版本的介紹冊子。宣傳冊稱二戰後在「東京裁判」中被判有罪的戰犯,「是在聯合國一手策劃的裁判下,單方面被判為戰爭罪犯」,並將太平洋戰爭和侵華戰爭記載為「大東亞戰爭」和「支那事變」,辯稱是「為維護日本獨立、促進日本與亞洲各國的共同繁榮,而不得不發動的戰爭」。
2006/6/8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被問及日本靖國神社將向游客免費發放漢語和韓語宣傳冊之事時稱,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的審判,使發動侵略戰爭,雙手沾滿受害國人民鮮血的罪魁禍首受到應有懲處,伸張了國際正義,維護了人類尊嚴。任何挑戰這一正義審判的企圖都是不得人心的,更不可能得逞。
2006/6/8 香港保釣行動委員會召開記者會宣佈以68萬元購得長逾30米,重約142噸的鋼殼船,並易名為「保釣二號」,準備10月前再往釣魚台宣示主權。委員會指獲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劉夢熊捐款100萬元,但船隻須維修,故仍需籌募75萬元,才能成行。
2006/6/6 日皇明仁在出訪新加坡、泰國和馬來西亞前召開記者會,他說「許多人,包括日本人在內,都在這次戰爭中喪失生命,我一直為此感到痛心」,「我們永遠不應忘記歷史,應繼續努力,通過與每一個國家互相支持,令世界變成一個沒有衝突的地方。」他又稱,「戰爭已結束六十年,沒有經歷此事的人也越來越多了。這是我深切關注的情況。」
2006/6/6 日本政府召開「海外經濟合作會議」檢討對華日元貸款,農林水產大臣中川昭一雖曾表示異議,但閣員最後決定恢復對華的○五年度貸款。日本政府○五年度對華貸款,金額達七百四十億日圓,將比前一年度減少逾一成。
2006/6/5 平頂山慘案對日訴訟撫順市民聲援團、平頂山慘案對日訴訟日本辯護律師團,及日本為平頂山慘案幸存者對日訴訟取得勝利實行委員會3個民間團體在撫順發表共同聲明。聲明稱:「1932年9月16日,日本軍隊在撫順平頂山制造的屠殺中國平民3000餘人的慘案,而日本最高法院卻於2006年5月16日做出了『不予受理』的最終裁決。對此,我們表示強烈不滿。」
2006/6/5 日本官房長官安倍晉三被傳媒問及如當選首相後會否參拜靖國神社時說,「每個人都有信仰的自由,很不幸這演變成了外交問題,必須竭力避免這種局面。」他接著說,「因此,我不會明確自己是否將參拜靖國神社。」
2006/6/5 韓國婦女部宣布,婦女部長張夏真最近致信美國民主黨議員雷恩‧艾文斯,表示支持美國國會擬議通過迫使日本承認慰安婦問題的決議案。信中說,二戰時日軍強徵慰安婦問題的性質「是對婦女和少女的劫持和有組織的強姦」。
2006/6/5 中國《雲南日報》轉引日本《朝日新聞》4日的報道,指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3日在東京發表演講時說,為了日本國家的整體利益,認真考慮參拜靖國神社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是十分重要的。他認為解決參拜靖國神社問題最現實的方法就是將甲級戰犯從靖國神社撤走,分開供奉。如果分開供奉需要時間,首相停止參拜是一個十分明智的決斷。
2006/6/3 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出席於福岡市召開的自民黨福岡縣聯合會會議,他在致辭時表示,「不正常的日中、日韓關系已經修複到了,發展的勢頭已經開始形成的地步。」
2006/6/3 日本官房長官安倍晉三在參加TBS電視台的談論性節目時表示,對於中國說若日相不停止參拜靖國神社,就不召開中日高峰會談一事表示,這可顯示出中國的外交有多麼盛氣凌人。如果能容忍這種外交的話,那麼在別的問題上,中國也會故態复萌表示「不做」,安倍說這個問題是日本方面本身應該解決的事,希望中國適可而止,勿採取這種作法。
2006/6/1 日本《共同社》報道,一份稱「新妻文件」的個人文件於31日被捐贈給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這份文件由二戰時任日本陸軍省軍事科科員、統管軍事科學情報的陸軍參謀、已故中佐新妻清一元製作的。文件記載了戰爭中日本陸軍銷毀有關細菌武器開發証據的經過,以及由美國佔領當局對731部隊免除戰犯責任的經過。
2006/5/31 日本東京大學和韓國首爾大學同時宣布,東京大學今年7月將把本校收藏的日本強占朝鮮半島時期掠奪的《朝鮮王朝實錄》五台山史庫藏本47冊「贈送」給首爾大學。
2006/5/31 廣島原子彈爆炸死難者和平紀念館在遇難、受害者名單上,首度刻上楊熙恩、徐立傳和呂學文三名中國人的名字和照片,並且準備向公眾開放。
2006/5/31 台灣藝人楊丞琳在上海出席記者會時,就她於2003年7月在台灣出席《我猜我猜我猜猜猜》電視節目中失言,錯估了南京大屠殺的死亡人數及指中國八年抗戰打得太短的言論致歉,「我以前不太愛上網,所以一開始對這件事情不是很清楚,但當我知道了這件事以後,就在想辦法補救。我努力學習中國歷史。現在趁著這個活動,我要公開鄭重道歉。」她說知道內地網民反應強烈,但強調絕對不是有意傷害任何人。
2006/5/31 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在眾議院外務委員會上透露,針對韓國統一地方選舉在獨島設置投票站,讓駐扎在島上的韓國警備隊員及居民投票一事,日本已向韓國政府表示了抗議。
2006/5/31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安倍晉三在參議院政府開發援助特別委員會上表示,六月以後日本政府將召開海外經濟合作會議,由首相小泉純一郎擔任主席,邀請外相麻生太郎等相關部會首長出席,將討論對中國的經援問題,檢討恢復對中國貸款。
2006/5/30 東京都立板橋高中退休教師藤田勝久於2004年3月11日,在該校畢業典禮上大聲對在場人士說:「這個畢業典禮很怪,唱國歌時如果不站起來唱的話會被處罰。」當校長要求以貴賓身分出席的藤田離場時,藤田反駁:「為什麼趕我出去?」經他一鬧場,典禮延遲舉行。就此,日本東京地方法院判處藤田勝久,犯了妨礙業務罪,罰款20萬日圓,但不必服刑。
2006/5/30 台灣外交部證實,近期內將把「中琉文經協會駐琉球辦事處」更名為「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駐琉球辦事處」,歸駐日代表處直接管轄 。外交部日本事務會執行長羅坤燦被問及這是否意味台灣承認琉球歸屬日本時,他表示自一九七二年以來,台灣「未否定」琉球的主權屬於日本,並且稱更名決定動機單純,沒有政治意涵。一九七二年美國單方面決定將琉球及釣魚台列嶼「歸還日本」,並將琉球訂名為「沖繩縣」。當時台灣國民黨政府發表聲明指,「美國未經中華民國政府協商,片面把琉球行政權交給日本,我對此表達不滿與遺憾」。
2006/5/30 日本自民黨前幹事長古賀誠在日本遺屬會理事會上表示,「作為一名政治家,從個人角度來說,我認為甲級戰犯分開祭祀比較好。如果遺屬會能夠研究一下這個問題,我將十分感謝。」會議結束後,遺屬會副會長、前厚生勞動大臣尾辻秀久表示,遺屬會一貫立場是分祀要由靖國神社決定,遺屬會不會參與,這立場迄今為止不會改變。
2006/5/30 傳媒報道,中國學術界要求日本歸還在1908年從中國搬走,現時放置在日本皇居庭園「吹上苑」的一塊唐代石碑「鴻臚井碑」。這石碑身高1.8米,寬3米。按資料,石碑上記載刻字的時代是731年,是唐朝封渤海國國王為郡王時,特地立下的一個紀念石碑。渤海國位於朝鮮半島北部及現時中國東北地區東部,現遼寧省旅順一帶。報道指,管理日本皇宮事務的宮內廳稱,「石碑已經列為日本的國家專有財產,擺放在皇居內,並規定不准讓人們進入參觀,不准公開,最多只能提供照片。」
2006/5/29 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與政府官員、國會議員、皇室代表及陣亡士兵家屬等約500人,一同前往日本皇宮北護城河附近的千鳥淵國家墓地(Chidorigafuchi National Cemetery)獻花。千鳥淵國家墓地建於1959年,是一個完全非宗教的紀念墓園,墓地內葬了日本在二戰中喪生的35萬名士兵的遺骨,日本政府只能辨認到其中600多名士兵的身份。
2006/5/29 日本《產經新聞》報道,有日本網民以慰安婦和戰後補償訴訟為題,將國歌《君之代》改編成名為《吻我吧!》的英文歌曲,且大行其道。
2006/5/28 前日本首相森喜朗在電視談話節目中說,「如果改善同中韓的關系是重要的,那最好別到靖國神社參拜。」他又指,「小泉首相說這是精神層面的問題,但這已成為政治課題,這並不符合日本的國家利益。」
2006/5/27 中國商務部長薄熙來前往日本參加中日節能環保綜合論壇,並與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二階俊博會晤。薄熙來指出,中方重視中日經貿合作,但當前中日關係的政冷局面已影響了雙方經貿合作的發展。中日關係出現的嚴重困難,責任不在中方,也不在日本人民,而在於日本個別領導人堅持參拜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此舉嚴重傷害了包括中國人民在內的廣大受害國人民的感情。
2006/5/27 日本前內閣官房長官福田康夫在名古屋發表演講時說,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造成日本和中、韓等亞洲鄰國的關係緊張,是「非常不幸的局面」。福田又指,「說『參拜靖國神社有什麼錯?』這樣的話刺激了他們的感情。激怒不同國家的領導人和民眾是最糟糕的情況。」
2006/5/26 日本自民黨內閣與國防聯席會議通過將日本防衛廳升格為「省」的法案。法案的內容包括:將防衛廳升級成為「防衛省」,並將現在作為自衛隊附屬任務的國際協和活動等在海外活動定為本職任務等。
2006/5/26 香港《AM730》報道,日本埼玉縣政府的調查發現,該縣有45所小學就學生的愛國程度評分,並將愛國心當成六年級學生成績的一部分。埼玉教育局稱,文部省本來就希望加強六年級學生的愛國心,所以縣裡的做法並不為過。
2006/5/25 東京地方法院駁回二戰期間被日軍徵召上戰場的南韓軍人及戰死者家屬共414人,要求將被供奉在東京靖國神社的南韓軍人姓名從合祀名冊移除,並賠償44億日圓的訴訟請求。原告指指他們的父兄在二戰替日軍出征戰死後,日本政府在1956~59年間將其視為日本軍人,與其他戰死者在靖國神社合祀,違背家屬意願,且其父兄被以侵略民族的宗教(指日本神道教)供奉,損害原告民族上與宗教上人權。東京地院法官中西茂指,日本政府當時只是答覆神社詢問的戰死者姓名,屬於一般行政事務範圍,並未帶給原告任何強制或具體的不利,談不上侵害了原告的民族和宗教人權及思想自由,因此判決原告敗訴。
2006/5/24 美國駐日本大使托馬斯‧希弗表示,由政治家參拜靖國神社引起的問題要靠日本自己來解決。
2006/5/24 日本東京高等法院二審駁回「百人斬」戰犯向井明敏、野田毅的遺屬向井(田所)千惠子、野田馬薩等人的上訴要求,維持東京地方法院一審判決,訴訟費用由向井、野田等上訴人負擔。二○○三年四月二十八日,「百人斬」殺人競賽劊子手向井敏明、野田毅的遺屬向井千惠子等三人,向東京地方法院提起訴訟,控告日本《朝日新聞》原記者本多勝一、「柏書房」、朝日新聞社、每日新聞社的相關報道、著作違背事實,侵犯了當事人及其家屬、遺屬的名譽權,要求謝罪、停止侵權行為並支付賠償費用,企圖對「百人斬」歷史進行翻案。
2006/5/23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在東京與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會談時,對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表示擔憂,「雖然(日中、日韓關係)基礎深厚,但參拜靖國神社問題是一件不幸的事」。
2006/5/23 在日本經濟同友會例行記者會見中,代表幹事北城恪太郎(日本IBM會長)表示,自該會5月9日發表政策提案、要求首相小泉停止參拜靖國神社後,收到了很多表示贊成或反對的電話及信件,「我們會認真聽取所有的意見,但不會改變同友會政策提案的內容。」早前小泉以「做買賣和政治不同」批評同友會的提案,北城回應說,「我們並非為了公司的業績或是業界的利益,而是為了恢復良好的日中關係才提議首相停止參拜靖國神社的。」

同日,官房長官安倍晉三稱,「首相至今已多次表明了關於參拜的心情,希望同友會能夠好好地考慮一下首相的想法。」安倍又回應同友會指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對日本的亞洲外交產生負面影響,「這樣的說法不太正確。(由於參拜造成影響的)基本上是限於同中國和韓國的外交。日印關系正處於前所未有的深入交流時期,日本同東盟諸國的交流也在深化。不應過於視野狹窄。」

2006/5/23 中國外長李肇星與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在卡塔爾首都多哈出席亞洲合作對話第五次長會議時,在晚上會晤一個半小時。李肇星說,日本領導人堅持參拜靖國神社,嚴重傷害中國人民感情,損害中日關係政治基礎,儘快清除這一政治障礙,是改善和發展兩國關係的現實課題。麻生則回應,希望中國對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能夠理解,他就自己是否參拜靖國神社說,「將衡量個人信仰與身為政府官員的立場,做適當判斷」。
2006/5/23 日本傳媒報道,經濟產業大臣二階俊博在東京新宿區的寓所,可能周日或幾天前收到一封信件,裏面附有一把四厘米長的刀片,恐嚇信上寫著:「不要向中國獻媚。你在出賣日本的財產和財富,用刀片自殺吧,否則我會殺死你。」報道指,信中所指的日本財產就是中日有主權爭議的東海氣油田;而警方證實,恐嚇信由大阪寄出,署名是一個日本右翼團體,警方未能掌握這個右翼團體的背景。
2006/5/22 《中國新聞社》據韓聯社報道,決議案發起者雷恩.艾文斯議員的助手稱,一項在4月4日被提交給眾議院國際關係委員會的有關慰安婦問題決議案,至21日已有了30名兩黨議員的簽名支持。
2006/5/21 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在讀賣電視台的節目上說,針對參拜靖國神社、中日外交等問題,自民黨內部出現意見分歧的局面,他認為中國已成功分化日本的保守派,及這對中國是有利的。
2006/5/19 中國傳媒報道,日本株式會社國土情報技術研究所所長大林成行及其學生東俊孝,2005年9月採用GPS動態差分測量技術從事非法測繪活動,遭安全部門的人員將之當場抓獲。國家安全部門根據《國家安全法》的相關規定,驅逐兩人出境。新疆自治區測繪局則經過歷時近5個月的調查,在4月6日決定沒收他們的測繪結果和測繪工具,及處以8萬元人民幣的行政罰款。期後大林成行向媒體表示,「去年9月,我和我的助手的確去了和田。你們說那是『測量』,但我不認為那是測量。我覺得就是雙方溝通出了問題。是語言上的問題。」
2006/5/18 日本自民黨丹羽古賀派在位於東京的派系事務所就9月的自民黨總裁選舉召開政策學習會,與會人士大致達成一致,認為應將討論靖國神社內的甲級戰犯分開祭祀一事寫入政策提議中。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晚上回應說,「政府不應幹預此事。」
2006/5/17 日本政府宣佈,從5月16日起,日本在中國吉林省敦化市侵華日軍遺留化學武器的挖掘回收工作開始啟動。這次挖掘回收將延續至6月22日,下次回收要到8月才再展開。
2006/5/17 正在日本訪問的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會晤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後表示,早前他在訪問首爾和韓國總統盧武鉉交談時,他獲得的印象是,韓國政府並沒有向日本徹底關上談判的大門;日韓關係的修复和改善需要一些「重要姿態」。小泉則說,「我支持加強和中國及韓國的友好關係,我做好了隨時對話的準備。」當天,安南在日本廣播協會電視台(NHK)的專訪中還表示,日本需要「徹底和公正」地評價歷史事實,並且應該從中吸取深刻教訓,不再重複年的錯誤。
2006/5/16 日本最高法院就「平頂山慘案」訴訟案駁回中方原告的上訴。
2006/5/16 香港《文匯報》報道,日本駐華大使館公使井出敬二15日在一介紹會上指出,此前媒體有關日本新任駐華大使宮本雄二將向北京故宮交涉歸還琉球珍寶新聞乃為媒體誤報,宮本原意是希望有關文物能暫時到日本沖繩展覽,而並非歸還。
2006/5/16 日本《產經新聞》報道,日防衛廳通過一家私人中介公司,向香港的國泰航空公司包了一架專機,安排140名陸上自衛隊於5月7日從東京的羽田機場出發到科威特轉機前往伊拉克,但啟程前兩天,中介公司告知國泰航空公司取消包機。日本防衛廳發言人說,「飛機其實已經做好了一切飛行準備(意指飛機沒有問題),國泰航空公司的說法是,無法起飛主要是因為有好幾個國家的領空未獲得飛行許可。而當問到了有哪些國家不允許飛行其領空時,他們卻只是回答,以一個民間公司的立場,不方便說。」自衛隊隊員最後只能脫掉制服,分別乘搭普通客機出發。報道指,「中國施壓,讓自衛隊飛不成」。
2006/5/16 時事通信社、讀賣新聞報道,日本接獲來自台灣海難救助協調中心的通報指出,凌晨一時五十分(台灣時間凌晨十二時五十分)左右,一艘中國籍小船漂浮在釣魚島北北西七十四公里的公海上。海上保安本部出動巡邏艇前往搜救,在釣魚島的北北西六十九公里處,發現一艘載著五人的小船,到了早上七時多(台北時間六時多),中國漁民獲救,但尚有一名船上人員下落不明。
2006/5/16 日本海上自衛隊證實,06年2月因「Winny」P2P下載軟件受電腦病毒感染,外洩2003年最大規模海上演習的數據,其中包括有國家準備對日發射彈道導彈,另一國家則主張對日本西南的「S群島」有領土主權,日方如何監視來往船隻,以及把士兵送上「S群島」的作戰計劃。從內容顯示,「S群島」就是釣魚台(日本稱為尖閣諸島Senkaku Shoto)。
2006/5/15 傳媒報道,由於地球溫室效應和侵蝕的關係,沖之鳥岩礁周邊珊瑚銳減,日本為維護「國土」,水產廳決定從本年度開始,今後三年積極開發珊瑚繁殖技術,把在沖之鳥岩礁周邊所採的珊瑚群移至沖繩縣座間味村阿嘉島之珊瑚繁殖中心人工養殖,待珊瑚群等發育到一定的程度時,再放回沖之鳥岩礁。
2006/5/15 由中日韓三國學者共同編纂的《東亞三國近現代史》推出修訂版,200多處修改主要涉及一些疏漏,如時間、地點、人名、文字的使用差錯,此外增加了部分說明和史料,使內容更加完整。修改處涉及靖國神社的共有6處,為修改最多的單元,如新內容指出:「到2005年,小泉首相已先後5次參拜了靖國神社。目前,政治家正式參拜靖國神社問題已嚴重損害了日本與亞洲各國之間的友好合作關系,成為日本與中國等亞洲國家外交合作的障礙。」
2006/5/14 《明報》報道,日本農林水產大臣中川昭一宣佈,日本種子及秧苗中心調查員12日到東京主要花卉批發市場,帶走500支分屬4個品種的康乃馨樣本作檢驗,以確定中國入口的康乃馨是否盜版自日本康乃馨。
2006/5/13 日本媒體報道,日本遺族會會長、自民黨前幹事長古賀誠在政策建議中稱,因為小泉參拜靖國神社引發日本同中韓關系惡化,他對此現狀表示擔憂,因此,「恐怕應該研究,將並非『戰死者』的一部分『英靈』分開祭祀。」古賀誠持的理由是「因為必須顧及(二戰陣亡士兵的)遺族們的情感,建設代替設施將讓靖國神社存在的意義弱化。再來,只要分別祭祀部分英靈(指甲級戰犯),今後也可讓外國人以及更多人去祭祀」。
2006/5/13 日本《朝日新聞》報道,現年82歲、屬共和黨、二戰時曾參加菲律賓海戰的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海德,在4月下旬致函美國眾議院議長哈斯特爾特,主張預定6月底訪美的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若想在美國國會演講,必須主動表明任內不再參拜靖國神社。海德指出,小泉若對供奉東條英機等日本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表示敬意,將使得珍珠港遭受攻擊後美國當時總統羅斯福發表演講所在地的美國議會沒有面子。
2006/5/11 日本前首相橋本龍太郎在國會內發表演講,對於現任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一事表示,「雖然直接表示反對的只有中國和韓國,但是其他亞洲國家也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的所作所為留有記憶。感覺這些國家對此保持著沉默。」
2006/5/10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紐約聯合國總部接受中國、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媒體聯合採訪時,被新華社記者邀請就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不顧鄰國反對一再參拜靖國神社以及日本政府數次批准歪曲二戰歷史的教科書等問題發表評論。安南表示希望中、日、韓能效法歐洲在經歷二戰後冰釋前嫌的經驗,及呼籲各國如實地記載歷史,指出教科書必須「誠實地及清楚地」交代事實。安南又指出,各國必須讓下一代汲取歷史教訓,培養他門的正確歷史觀及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免他們擔任領導職位時重蹈前人的覆轍。
2006/5/10 就日本經濟同友會建議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停止參拜靖國神社一事,日本官房長官安倍晉三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支持小泉「拒絕接受日本工商團體要其停止參拜靖國神社建議」,「我想首相的發言已經足夠。」安倍並稱,「參拜是為那些為國而戰的人們合掌祈禱,表達追悼和尊重之意」,「如果遭到誤解的話,必須好好解釋說明」。
2006/5/9 日本經濟界最有影響力的團體之一、日本經濟同友會以《為今後日中關係進言》為題,分別向中日兩國政府遞交建議書,建議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停止參拜靖國神社。經濟同友會代表幹事北城恪太郎在記者會上強調,「小泉多次參拜靖國神社,是中日政治關係惡化的主因,就是否應該參拜靖國神社,在日本人中也沒有一致意見,但我們希望小泉考慮停止參拜」,「以中長期角度來看,參拜也是不合適的。」建議書公布當晚,小泉表示,「財界的很多人對我說,要考慮生意問題,不要去參拜靖國神社,但是生意和政治是兩回事。我非常堅決地拒絕了他們的要求。」
2006/5/8 日本多間傳媒報道,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正認真考慮在八月十五日,即二次大戰終戰紀念日參拜靖國神社。
2006/5/5 中國《新民晚報》報道,美國伊利諾伊州的民主黨眾議員拉寧‧埃文斯稱日本在二戰時期徵召慰安婦是「20世紀最大規模的人口販運勾當之一」;並與來自新澤西州的共和黨眾議員史密斯聯名提交一份議案,要求日本政府正式承認曾對慰安婦性奴役。
2006/5/4 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訪問現任聯合國大會主席國的瑞典,在與首相佩爾松會談時稱,「我也是日中友好論者。但現在的問題是中國不願舉行首腦會談,而我一直等待著。」佩爾松卻不客氣地問起小泉為什麼不顧亞洲包括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對,堅持參拜靖國神社。小泉則辯稱,「我只是以個人身份去參拜,是衷心地為了和平」。佩爾松對此很嚴肅地指出,中國和日本作為亞洲非常重要的國家,保持友好發展十分重要。
2006/5/4 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在華盛頓出席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主辦的講座時說,他對二戰前和二戰期間日本對本區域所造成的傷害,是懷著「深切的懊悔和歉意」的,而且是以這為基礎來看待東亞關係未來發展。麻生又指,日本和鄰國的關係並沒有如近期的歷史問題和主權爭端所反映的那麼糟。他以日、中貿易的增加、日本和鄰國之間旅遊業的蓬勃發展,以及日本卡通和音樂在亞洲的大受歡迎,來說明只把焦點放在日本同鄰國的爭端上,「是低估了我們的關係的深度、廣度」。他說,愛國主義和狹隘民族主義之間只是一線之隔;東亞國家民族主義情緒高漲,這股趨勢並不容易扭轉,但可把它導向積極的一面。
2006/5/3 傳媒轉《新華社》報道,日本日中新世紀會會長、公明黨眾議員遠籐乙彥率領該會五名國會議員,於四月二十九日至五月二日考察了在吉林和廣東兩省發現的日本遺棄化學武器的埋藏點。日本內閣府處理遺棄化學武器擔當室室長高松明亦陪同考察。中國外交部和國防部主管部門負責人在場介紹日本遺棄化學武器所構成的危害,並要求日本國會議員敦促日本切實履行在《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及中日關於銷毀在中國遺棄化學武器備忘錄中作出的承諾,加快銷毀化武。
2006/5/3 日本自民黨藉「憲法紀念日」發表聲明指出:「在日本史上,日本國民自行選擇憲法的時機,看來已經成熟了。(日本)國民必須以建設一個值得驕傲,具有品格的國家為目標,制定一個維持國體以及傳統的憲法。」日本前防衛廳長官石破茂在出席一憲法聚會時也稱,「必須修改和平憲法,以便承認自衛隊是軍隊。」
2006/5/2 明報》報道,日本右翼雜誌《SAPIO》引用日本前防衛廳防衛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平松茂雄的文章指,「中國在不久的將來將吞併日本和朝鮮半島」,「20年以後日本就會消失」。
2006/4/30 日本自民黨谷垣派會長、日本財務相谷垣禎一已為參加9月份自民黨總裁選舉做好準備。就靖國神社參拜問題,谷垣暗示自己不會前往參拜。
2006/4/28 日本外務省凌晨宣佈,有關日軍遺留在中國的化學武器處理問題,由於無法在《禁止化學武器條約》中規定的2007年4月這一期限前完成處理工作,日本已向禁止化學武器組織(OPCW)提出申請,要求將期限延後5年。
2006/4/28 日本內閣通過《教育基本法》修正案。法案修訂後,「愛國心」被列入第二章,成為一個新設的教育目標,也是日本戰後首次明文規定愛國是教育的目標之一;而法案第二條第五款要求教育學生以下的人生觀:「培養一個尊重傳統及文化,敬愛孕育他們的國家和鄉土,同時尊重其他國家,為國際和平和發展作出貢獻的態度。」
2006/4/28 媒體報道,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安倍晉三在26日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我根本無意宣布將前往參拜靖國神社」,並指中日「兩國的經濟關係令雙方都從中受益,我們必須保持這種狀況不受影響」。
2006/4/28 21名被日本傳媒稱為「小泉的孩子」的自民黨議員參拜靖國神社,參拜的21人全屬自民黨「83會」議員,是05年9月11日當選的眾議院新丁。4月28日是日本1952年脫離二戰後盟軍佔領,恢復主權的54周年。領隊的稻田朋美說,「會員們今天到靖國神社,為紀念日本恢復主權的日子。我樂見小泉在批評聲中每年參拜。我希望他在8月15日到來。」
2006/4/28 新黨台北市議員潘懷宗、立委李敖、台大歷史系教授王曉波等人召開記者會,斥國中仁林版參考書和社會科教科書中,許多篇幅讚揚日本殖民統治,例如「將台灣納入日本的經濟體系中,以利於日本資本家來台發展」等,對於日本在台灣徵軍伕和慰安婦的事,卻只有短短4行76個字。
2006/4/27 美國麻省理工歷史系教授道爾及日本語言文學系教授宮川繁在校方舉辦的論壇上,就「逐鹿亞洲」版畫一事致歉。校方發言人杜馬稱,並不會向有關教授採取紀律行動,刊登這些圖片只是課程的一部分,並非表示他們認同有關歷史事實,這只是學術上自由表達意見的必經階段。
2006/4/25 東京高等法院駁回七名二戰韓國勞工提出平均每人賠償二千萬日元的索賠訴訟。七名韓國勞工在1942年至1944年間,被強擄至日本北部釜石的日本鋼鐵公司下屬一家鋼鐵廠工作。這家公司戰後更名為新日本製鐵公司。
2006/4/25 美國麻省理工官方網站撤下「逐鹿亞洲」的版畫。
2006/4/23 美國麻省理工官方網站發布一個名為「視覺文化」(Visualizing Cultures)專題課程,該專題將「逐鹿亞洲」的版畫作品刊登在首頁,而版畫作品描述了日軍在甲午戰爭時期屠殺中國軍人和平民的畫面。「逐鹿亞洲」展覽是由普立茲獎得獎者兼歷史系教授道爾(John Dower)和美籍日裔語言學教授宮川繁(Shigeru Miyagawa)聯合舉辦的網絡文化展覽。這批作品為十九世紀日本風景版畫家葛飾北齋(Katsushika Hokusai)與歌川廣重(Utagawa Hiroshige)的創作。
2006/4/21 日本自民黨前副總裁山崎拓在參加日本TBS電視台的節目錄制時表示,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 「不在春季大祭期間參拜(靖國神社)的話,剩下的機會中8月15日的可能性最大」。
2006/4/21 由日本跨黨派議員組成的「大家一起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會」早上在春季例行大祭時參拜靖國神社,其中包括87名自民黨議員和2名反對黨民主黨議員、國民新黨和新黨大地各有一名議員參加,此外還有5名無黨派議員。另有94名議員派代表參加了集體參拜。前眾議院議長、擔任國民新黨黨首的綿貫民輔則獨自前往靖國神社參拜,沒有加入集體參拜活動。參拜靖國神社的議員中有6人在政府部門中擔任高級官員,但是沒有內閣大臣當天前往靖國神社。日本遺屬會會長、前自民黨幹事長古賀誠在參拜結束後稱,外國領導人無權阻止日本政治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向那些為日本國家獻出寶貴生命的人表示敬意是非常自然的事。」
2006/4/20 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晚上被記者提及是否將參與靖國神社春祭時表示,他「將作出適當的判斷」。
2006/4/20 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防衞廳統合幕僚監部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日本航空自衞隊飛機,去年針對中國的緊急起飛架次為107次,約為上一年度的8倍,佔總數(229次)的47%。
2006/4/20 日本宣布暫時停止原定於20日開始的獨島勘測活動,並正式與韓國以外交途徑交涉。傳媒報道指,一名日本政府消息人士稱,「如果他們答應不提議以韓文為爭議地區命名,日本就不會展開海上探勘。」
2006/4/19 日本海上保安廳派遣海洋探測船「明洋號」和「海洋號」前往日韓有主權之爭的獨島作測量,兩艘探測船上午由東京港駛往鳥取縣的境港,下午離開境港。海上保安廳官員久保田讓說,這兩艘船在港外待命,並未直接駛往測量地區。南韓外長潘基文說,「如果日本一意孤行,我們會根據國際法及國內法採取嚴厲反應,這件事引發的問題,日本要負全部責任。」據報道,韓國已在獨島附近海域部署了十八艘巡邏艦,準備阻止日本勘測船在那裡活動。
2006/4/19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王國慶接受部分中日媒體採訪時說,國家主席胡錦濤三月三十一日在會見日本日中友好七團體負責人時指出,在歷史問題和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上,中方堅持兩個區別的方針,即把日本極少數軍國主義分子、甲級戰犯與被迫走上戰場的普通士兵區別開來。其二是把日本普通民眾到靖國神社悼念死難親屬與日本領導人參拜供奉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區別開來。
2006/4/18 12位平均年齡超過80歲的台籍慰安婦在台婦女救援基金會安排下,首度穿上婚紗拍照。
2006/4/18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例行記者會上就中國海事局禁航通告一事表示,中國海事局公布的有關航行通告有技術性差錯,中方實際作業範圍未涉及中日爭議海域。
2006/4/18 朝鮮法律工作者委員會發表白皮書指出,無論從歷史事實還是國際法來說,獨島都是朝鮮民族固有的領土。白皮書還呼籲朝鮮、韓國和海外僑胞一起,用民族團結的力量粉碎日本企圖搶奪獨島的野心。
2006/4/17 傳媒報道,中國海事局在網頁上註記為三月一日的通告表示,北緯二十七度七分、東經一百二十四度五十五分到北緯二十九度四分、東經一百二十四度五十四分為止,南北長約二百多公里、寬三點七公里的帶狀海域,將設置海底油管、纜線,禁止一切作業以外的船舶進入。作業期間為三月一日起至九月三十日為止。由於日方主張的「排他性經濟海域」(EEZ)跨過此線,事件可能引發中日關係再趨緊張。
2006/4/16 日本《共同社》報道,就處理舊日軍遺棄在中國的化學武器問題,日本政府16日判斷回收處理工作很難在《禁止化學武器公約》規定的期限2007年4月之前完成,為此將於5月下旬和中國政府聯合向「禁止化學武器組織」(OPCW)提出申請,將處理期限延長5年,至2012年春季。
2006/4/15 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在日本廣島縣吳市演講時說,今後日本向中國提供的日元貸款等政府開發援助(ODA)「將集中到環境問題」。
2006/4/14 日本名古屋地方法院以訴訟不合法為由,駁回包括前日本駐黎巴嫩大使天木直人在內的3000多名民眾對日本政府向伊拉克派遣自衞隊一事提起的訴訟。這些民眾認為政府向伊派遣自衞隊違背了不允許保持武力和行使交戰權的日本憲法。
2006/4/14 日本外務省發表《2006年常年報告書》,表明日本歡迎中國的經濟力量崛起,並指出中國的經濟發展為日本創造了有利機會,但對中國的國防開支連年迅速增加表示關注,並且將繼續敦促中國提高軍事透明度。
2006/4/13 日本自民黨及其執政夥伴公明黨達成協議,同意修訂《教育基本法》。愛國主義將列為教育目標,並被定義為「一種尊重傳統和文化、熱愛養育他們的民族和祖國和對國際和平及發展作出貢獻的態度」。如建議獲得國會通過,這將是《教育基本法》自一九四七年實施以來,首次進行修訂。包括日本教師協會在內的自由派陣營表示反對,並指出這使人聯想起戰前和戰時日本的軍國主義。
2006/4/11 日本官房長官安倍晉三在參加由共同社在東京大學先進科學和技術研究中心主辦的一個研討會上說,「靖國神社是我們向死者、向戰爭死者表達敬意的一種形式」,如果順利當選下屆首相,他會繼續前往靖國神社「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敬意」。安倍辯說,參拜靖國神社並不意味美化當年的侵略戰爭,「如果存在誤解,那麼我們應該盡力減少這種誤解。」
2006/4/10 傳媒引述沖繩《琉球時報》的報道,指10日履新的新任日本駐華大使宮本雄二將向北京故宮交涉,要求索回故宮內的「琉球珍寶」。北京故宮則稱要求「太不像話」,因為故宮內珍藏的琉球珍寶,都是明、清二朝琉球獻給中土朝廷的貢品,不可能歸還。
2006/4/10 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反駁民主黨新任黨魁小澤一郎批評他參拜靖國神社,「不知小澤是否認為由於中國反對,本人就不應去祭祀戰爭亡靈。」至於是否把甲級戰犯的等靈位移離神社,小泉稱「這不是政府應該回答的問題」。日本官房長官安倍晉三也稱,「政府申請取消合祀有違憲法第20條信教自由的規定,這不是違反政教分離的原則嗎?此事應該由靖國神社決定,政府不應該介入。」
2006/4/9 二百多名日本右翼分子在東京華僑及韓僑聚居地區遊行,抗議一年前中國內地的反日示威浪潮,主辦組織還要求日本政府在東海油氣田的開採問題上採取強硬立場。
2006/4/9 日本民主黨新任黨魁小澤一郎在NHK電視台節目中批評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甲級戰犯們並非在戰爭中戰死,對主導戰爭負有重大的責任,本來就不應放在靖國神社內供奉」,「應恢復僅祭奠陣亡者之靈的本來形象,使天皇和首相可以堂堂正正地去參拜」。
2006/4/7 日本最大反對黨民主黨選出小澤一郎為新黨魁,取代早前因以虛構電郵批評自民黨幹事長武部勤而引咎辭職的的前原誠司。六十三歲的小澤一郎原是自民黨幹事長,於九三年退黨。他是鷹派人物,認為參拜靖國神社是個人自由,還要求日本要擺脫和平憲法的規範,當個「正常國家」,及提倡給自衞隊正名等。
2006/4/7 就日本經濟產業省4日建議日本與東盟10成員、中國、韓國、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在2010年締結以自由貿易協定為核心的「東亞經濟合作協定」,日本農林水產大臣中川昭一稱,日本不應爭取與中國締結自由貿易協定,因為中國無法保證日本公民的安全。
2006/4/7 傳媒引述《華爾街日報》的報道指,中海油已於06年1月28日開始從東海春曉氣田抽取天然氣。《華爾街日報》的報道引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一位官員稱,不清楚該氣田的運作細節,但表示「中國天然氣開發是在與日方完全沒有爭議的沿海海域進行的」。
2006/4/4 據《共同社》報道,日本外相麻生太郎3日晚,在東京外務省飯倉公館與波蘭外長梅萊爾會談,就歐盟解除對華武器禁運表示反對。
2006/4/4 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在記者會指出,胡錦濤日前表示若日本領導人不參拜靖國神社中國將同意召開峰會,這種手法與要求台灣方面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才可會談一樣,他對此表示強烈指責。
2006/4/3 日本官房長官安倍晉三在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早前稱如果日本領導人停止參拜靖國神社,則願意出席日中首腦會談一事,「這是在把當前日中關係緊張的責任完全歸咎於日本領導人,對於這種想法我們無法接受。」當安倍晉三被問到如果成為首相,是否會繼續參拜神社時,他說,「我希望能繼續保持向以身殉國的人祈禱冥福的這份心情。」對今後的日中關係,安倍稱「即使存在分歧,雙方也必須共同努力通過對話來構築面向未來的雙邊關係」,並指「日本政府始終敞開對話之門」。
2006/4/3 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在國會反駁反對黨指其亞洲外交失敗時稱,「沒有一個國家會這樣說,『如果你接受這個條件我就會見你』、或『如果你不接受條件我就不見你』」,「我覺得,要說因為對一個單一課題有分歧就沒有峰會,這是不合理的。當我們面對問題或衝突時,通過對話互相發展友誼才是好的。」
2006/4/2 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北京代表處在北京掛牌成立。會長童增表示,聯合會今後將推動受害者在國內提起訴訟。北京5家律師事務所和聯合會簽訂協議,成為對日索賠國內訴訟的法律援助單位,他們將首批代表田春生、張瑞和等二戰勞工在國內提起訴訟。
2006/4/2 日本官房長官安倍晉三在電視台的節目中就日中關係稱,「凡是接壤的國家之間,都會發生一些政治問題,通過對話來制止這些問題是一個成熟國家的智慧。為了實現政治目標而稱『不見面』的做法是不對的。」
2006/4/2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安倍晉三在電視節目中表示參拜靖國神社沒有什麼不對。安倍稱,「中國為一個問題就拒絕跟我們談,需要向前邁進一步的是中國。只因一個外國要求,就決定我們的首相不去一個國內的寺廟,是不對的。」他又表示「日本如何悼念陣亡將士是日本的內政」,並強調「如果現在我們因為中國要求而不去靖國神社,那他們下一步就要針對東海油氣田糾紛提出要求了。」一同出席節目的外相麻生太郎說,「去參拜靖國神社,並不等於說我們(日本人)的腦裏想的就是東條英機……,只是要對為日本犧牲的人致以崇高敬意。」麻生還指出,「中國越是要小泉首相不拜,首相就越是要拜。」
2006/4/2 日本外務大臣麻生太郎在富士電視台一清談節目中稱中國是個軍事威脅,「不透明的部分是問題,因為(軍費)用在什麼地方不清楚,所以給周邊國家造成一種威脅的感覺。」
2006/4/1 日本《共同社》引述日美外交消息人士指,今年(06年)以來中國飛機曾數次越過日本提出的東海「日中中間線」執行目的不明的調查活動。報道稱,中國在調查之前曾通報了日本,但日本要求中方提供更多相關信息,中方郤未作回應便展開調查。日本政府認為,如果容忍這一事態,將表示默認中國在日本的專屬經濟海域(EEZ)展開活動,遂向中方提出抗議。
2006/4/1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道,國家檔案局首次記錄2名大馬華人-79歲的葉德明及82歲的蕭兆林在日治時代的經歷。文化、藝術及文物部副部長拿督黃錦鴻說,「有關日治時代的資料,國家檔案局擁有完整的馬來及印度同胞歷史記錄,唯缺乏華裔的資料,因此我們應該更努力尋求及保存這些華人的貢獻資料。」

back
home
next
返轉頭
目錄
向前看

最後更新:2006年7月2日
首頁:http://hk.geocities.com/nowar1931/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