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第四課

向上contact me!

 

首頁
中國文化第一課
中國文化第二課
中國文化第三課
中國文化第四課
中國文化第五課
中國文化第六課
中國文化第七課
中國文化第八課
中國文化科測驗

 

姓名:

黃美淇

學號:

HK026002

等第:

 

一.      填空

1.       我國古代有近百種曆法,其中最早的曆法產生在代,它叫夏曆

2.       中國代天文學郭守敬家創造了《授時曆》。

3.       春節在中國已有多年歷史了,時間是在農曆的正月初一日,它的前一天晚上叫除夕,這個時候中國人有守歲和的孩子收取長輩的壓歲錢習俗。

4.       元宵節是農曆的元月十五日,這一天晚上人們有賞燈和吃元宵(湯丸)的風俗。

5.       中秋節是農曆的八月十五日,有賞月吃月餅的風俗。

6.       中國瓷器的主要品種是白瓷彩瓷青瓷

二.      列舉

1.     二十四節氣:中國古代的農民根據日月運行的變化、天氣的變化和植物的生長現象,把一年分為廿四等分,並給每等分取名,這廿四等分實際上是地球在太陽軌道運行的所處位置。其具體次序為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清明、縠雨、立夏、小滿、芒種、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加起來共有廿四節氣。農民按照這廿四節氣進行農業活動。

2.           守歲:在中國傳統新年的習俗中,有除夕守歲一說,即「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大年三十除夕夜,全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然後點起油燈,圍坐火爐旁閒聊,通宵守夜,等著新年到來。據史料記載,這種除夕守歲的年俗最早見於魏晉南北朝。

3.         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是指西漢前202年-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從長安(今西安)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絲綢之路這個名稱是1 9世紀德國傑出的地理學 家李希霍芬( R i c h t h o f e n)提出的。他注意到中國漢朝時期,在 中國與河中地區﹙指中亞的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的地帶,即今烏茲別克斯坦東南費爾干納盆地為中心的地區﹚以及中國與南亞地區之間,以絲綢貿易為媒介和主要動力,形成了一條交通路線。他把這條路線稱為絲綢之路。

三.              問答題

1.       廿四節氣在農業社會中有什麼重要意義?

我國自古即以農立國,所以對季節的更替與氣候變化,都必須加以了解與掌握,否則,絕難期望有好收成,在毫無天體觀測儀器的古代,我們的祖先僅憑智慧與耐心,創下了這舉世獨有的「廿四節氣」曆法,提供後代準確的農作氣候信息,使我們受用無窮,即使連鄰國如日本、韓國等,亦使用我們一大創舉的曆法。

2.           中國傳統節日的特點。

甲、       中國傳統節日大多起源於農業活動,具有濃厚的農業文化特色。例如春節的起源自商代的臘祭,當人民經過一年的辛勤後獲得豐收,到年底舉行對天神、地神和祖先的答謝。

乙、       此外中國的節日有很強的內聚力和廣泛的包容性,一到過節,舉國同慶。例如春節、元宵、中秋,無一不是大家共聚一堂,開心地談話、共晉餐宴。

丙、       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關;神話傳奇故事為節日憑添了幾分浪漫色彩。春節放爆竹趕走年獸、端午節紀念品愛國詩人屈原、盂蘭節就是供奉豐富的祭品及超渡亡魂,以解除牠們的痛苦。

3.           談談絲綢之路對世界文明史上的影響。

早自張騫西使烏孫結盟後﹐漢使者、商人便接踵西行﹐至此絲綢之路益加暢通﹐大量絲帛錦繡沿此路不斷西運﹐同時西域各國的“珍奇異物”也輸入了中國。由於絲綢之路的開通和經營,加強了漢族和西北邊疆各少數民族之間的聯系和交往,使我國西北邊疆與內地在政治上、經濟上和文化上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內在聯系。特別是由於絲綢之路的開通,打開了人們的眼界,增進了中國人民與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聯系。中國古代文化和創造發明通過絲綢之路輸出到西方﹔西方的文化、藝術也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了中國,故此絲路是溝通文化、友誼、經濟、藝術的大動脈。

歡迎各界先進參觀在下的Blog並留言!

在下還差訓詁學及中國古典文論選合共兩科便畢業了!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