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第八課

向上contact me!

 

首頁
中國文化第一課
中國文化第二課
中國文化第三課
中國文化第四課
中國文化第五課
中國文化第六課
中國文化第七課
中國文化第八課
中國文化科測驗

姓名:

黃美淇

學號:

HK026002

等第:

 

一.      填空

1.     戰國時期,中國出現了一部最早的中醫著作《黃帝內經》,它為中醫打下理論基礎。

2.     中國醫藥有自己獨特的理論和體系,它的各種治療方法,如中藥藥膳拔罐刮痧針灸按摩和氣功等,也都是十分獨特的。

3.     中醫診斷病情的基本方法是四診法。

4.     中醫哲學把火及土稱作五行,並把它運用到人體中,以五臟為中心,認為肝屬、心屬、脾屬、肺屬、腎屬

5.     武術又稱〝功夫〞,是打拳使用兵器的技術,主要分為拳術兵器術兩大類。

一.      列舉

1.     中醫著名的四診法。

四診分為望(看看病人的氣色)、聞(聽病人發出的聲音)、問(查詢病情)、切(按病人的脈搏)四類。四診收集到的資料、癥狀和體征,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係,概括、判定為某種性質的「證」,以探求疾病的本質,從而得出結論,併在此基礎上確定治療原則與具體治法。

2.     六部中醫著名的著作

《黃帝內經》──第一本有系統的中醫書籍。提出了陰陽五行、脈象學說、和經絡等中醫重要概念。

《難經》──傳為扁鵲所著,為中醫第一本提出把脈之書,並提出了四診──望、聞、問、切的概念。

《傷害雜病論》──張仲景所著,提出了辯證論治和方劑的概念。

《神農本草經》──第一本中醫書,介紹中藥的產處和炮製法,其中共有365種中藥,分上、中、下三品,更提出食補的概念。

《千金要方》──是我國最早的醫學百科全書,從基礎理論到臨床各科,理、法、方、藥齊備。一類是典籍資料,一類是民間單方驗方。廣泛吸收各方面之長,雅俗共賞,緩急相宜,時至今日。很多內容仍起著指導作用,有极高的學術价值,确實是價值千金的中醫瑰寶。

《本草鋼目》──乃明代醫師李時珍花了廿七年的著作,於1578年完成,共190多萬字,分16部、52卷、60類。搜集的藥物共1892種,每種藥物的產地、形狀、顏色、氣味和主治病症都仔細記錄;藥方共11096個,並繪製插圖1110幅,形象地表明各種藥物的形狀。

三.        問答題

1.             簡述中醫的基本理論辨證論治的思想。

辨證論治是中醫的基本理論,內容豐富,是治標兼治本的治療方式。它注重人的整體和人體的陰陽平衡,即將望、聞、問、切四診收集到的資料、癥狀和體征,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係,概括、判定為某種性質的「證」,以探求疾病的本質,從而得出結論,併在此基礎上確定治療原則與具體治法。

2.             簡單介紹一下太極拳。

太極拳,本源是氣功,加入動作而成。它動作緩慢,既可以用於技擊,也有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的作用。在過去,把太極拳稱為神拳,是由於練太極拳時是用神和在對手時,太極拳變化神奇,冷快絕倫,能打人於不知不覺之中,只要神氣一動,對方就驚心動魄,不知所措。太極拳能天下無敵,是以感官觸覺為主導,雖需要一段時間來鍛練,以推手,餵勁刺激它,令它能在接觸對方時,能感覺得到敵人的移動方向。

3.           您對學習這門課時,遇到什麼困難? 您對這門課的教學、教材和課程安排有什麼建議?

由於資源充足,如教科書、參考書和互聯網,所以不愁沒有資料回答有關題目。一般參考書不把中醫選入中國文化之列,而課程卻有所安排,所以可說是內容充實。

歡迎各界先進參觀在下的Blog並留言!

在下還差訓詁學及中國古典文論選合共兩科便畢業了!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